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石津灌区

     一、灌区概况
     河北省石津灌区是海河流域的大型灌区,河北省最大的灌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与滏阳河之间冲积平原上。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和城市工业供水效益的国家大Ⅱ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44.2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95.25万亩。受益面积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市的14个县(市),共有农业人口108万。灌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棉花和夏玉米等。
     灌区的取水模式为水库引水,水源工程为建于滹沱河中上游的岗南和黄壁庄两座联合调节运用的大型水库,设计总库容为27.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为12.4亿立方米。
     石津灌区运行60年以来,已经使区内100多万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复种指数由原来的1.1增长到1.8,平均单产由原来的75kg增长到996kg,粮食总产约9.7亿kg,棉花总产1000万kg,使受益范围的14个县(市)成为河北省粮、棉、果主产区之一。
     二、工程概况
     灌区渠道工程分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6级;总干渠全长134.23公里,渠首设计流量114立方米/s,加大流量125 立方米/s,5条干渠总长136.11 km,29条分干渠总长301.74 km,257条支渠总长870.29 km。支渠以上各种建筑物3555座;灌区排水系统共有排水干沟、分干沟63条,总长1160km,排水支沟380条,总长1452km;排水标准多为五年一遇,排水容泄区为灌区东南边界的滏阳河。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约48%,完好率大约50%。田间工程完好及配套率10%左右。
     三、水资源状况
     在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前,岗南、黄壁庄水库蓄水是石津灌区的唯一地表水源。岗、黄水库为年调节、联合调度运用水库,原设计保证率p=50%,出库水量为11.135亿立方米,供石津灌区水量8.59亿立方米,规划灌区面积250万亩。水库建成后,1960~1980年20年间平均每年实际引水量为11.1亿立方米。
     1980年以后,由于上游工农业迅速发展,各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致使入库水量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岗、黄水库近年已成为省会石家庄市的水源地,兴建西柏坡电厂也挤占了部分农业用水,石市和电厂用水量为1.65亿立方米/年,使得灌区引水量明显减少。据统计,1981~1998年18年间,平均每年实际引水量为5.67亿立方米。石津灌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3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0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