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重庆石柱县:“水利+”模式引领水库移民奔向致富路

来源:中国水利网

归档时间:2024-04-03

车行至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藤子沟水库满眼的绿意让人身心舒畅,水库两岸的田野上,人们正在辛勤地劳动,湖边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勃勃生机。穿行其间,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桥头镇是重庆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近年来,石柱县水利局聚焦桥头镇乡村振兴工作,在重庆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有关政策,深入实施“水利+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模式,累计投入移民后期扶持、水利发展、中小河流治理资金5800余万元,并撬动其他资金投入约1.2亿元,推动桥头镇产业增效、移民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强,为打造全市“乡村振兴桥头堡”注入了源头活水。

加强前期规划 建设移民美丽家园

“居住在干净整洁的新院落中,心里非常舒畅。党的政策好呀,让我们水库移民过上了好日子!”桥头镇长沙村移民集中居民点的村民凡元刚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感慨万千。

藤子沟水库是大(1)型水库,2002年7月开工建设。因水库建设需要,桥头镇长沙、瓦屋、桥头等7个村23个组的3100余名移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举家搬迁到其他村组安家落户。

为确保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重新建设好美丽家园,石柱县水利局结合桥头镇“一村一规、一村一特”总体发展规划,根据移民群众需求和村组实际,按照“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升级、出行安全、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思路,以打造特色村庄为目标,积极配合其他部门推进移民家园建设。

如今,桥头镇在长沙村移民集中居民点打造出特色风情一条街,在瓦屋村移民集中居民点打造出特色餐饮一条街,在桥头村、野鹤村分别打造特色旅游一条街,形成吃、游、买等特色产业链,带动移民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重视移民需求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在农舍雅院,微风吹过,不时传来饭菜香气……天气渐暖,到桥头村特色旅游一条街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在此经营“旧时光”民宿的刘书琴,因为吃上了“旅游饭”而开心不已。

“政府在出资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后,又通过美化绿化,打造出了‘美丽庭院’,以后的日子更有盼头啦。”谈到如今的生活,忙碌的刘书琴喜笑颜开。

乡村美不美,既看“颜值”又看“气质”。移民搬迁以来,为解决居住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不配套问题,确保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和提升,石柱县水利局紧扣桥头镇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出行安全、饮水安全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围绕“三通四化”,有力有序推进通水、通路、通电和道路油化、路灯亮化、庭院美化、环境净化工作,配套建设文化广场,实现移民集中居民点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水利局高度重视桥头移民需求,将美丽乡村建设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加大‘美丽庭院’建设力度,以‘小美’促乡村建设‘大美’,提升了移民的生活品质,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石柱县水利局局长刘学彬说。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借助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藤子沟水库优美风光,桥头镇累计入驻民宿、餐饮、旅游类企业50余家,其中龙头企业、重点企业30余家,实现所有重点产业项目、发展区域都有企业作载体,年产值突破1亿元。

紧扣产业发展 确保移民群众增收

产业便道纵横交错,水池沟渠一应俱全,一株株梨树枝繁叶茂……走进桥头镇田畈村的经果林基地,一道美丽风景呈现在眼前。

“石柱县水利局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原先的荒坡荒山悄然‘变脸’,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田畈村党支部书记曾瑞华在介绍产业发展时如数家珍,2022年全村采收黄金梨、脆冠梨共50.23万公斤,总收入351余万元,户均增收6440元。

乡村要发展,产业必先行。田畈村产业发展异军突起的背后,是石柱县水利局用好、用活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助力全镇如火如荼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为帮助移民稳定增收,石柱县水利局通过整治山坪塘、扩建提升产业道路、修建水池沟渠、建设生态停车场等,助推桥头镇累计发展脆李1万余亩、翠冠梨1700余亩、辣椒3500余亩、茶叶1000余亩,为推动特色产业、移民就业、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无限生机。2022年,桥头全镇移民群众平均收入增速达12%。

政策搭台,移民致富。近年来,石柱县水利局先后将藤子沟水库库区美丽家园建设申报纳入县级示范项目,将长沙村美丽家园示范项目申报纳入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市级示范项目,将藤子沟水库码头水环境治理项目、桥头镇野鹤村美丽家园建设工程、桥头镇桥头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纳入水库移民重点美丽家园建设项目,为桥头镇的乡村振兴勾画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