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现代化试点 |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来源:中国水利报

归档时间:2023-09-11


打造现代化生态灌区 实现良性循环


2023年4月28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入选,成为全国10个试点县(区)之一。

利通区水务局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深化用水权改革,探索创新现代化灌区“投、建、管、服”新模式,初步打造了“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生态灌区,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现代化建设 提升工程设施水平

利通区水务局委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规划,明确现代化灌区建设内容、主要目标和推进措施,为高标准建设灌区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政府﹢社会资本﹢金融企业”特许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化灌区。

依托规划设计和项目投资,利通区实施现代化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提升工程,建成了黄河水、地下水计量监测设施1136套,搭建了“合作社—项目公司—水务局—管理处—水利厅”五级监测网络信息化业务应用管理平台,实现了村组最小计量单元从“按亩收费”到“按方收费”。

“通过实施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智能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通区高闸镇民鑫农业灌溉合作社社长金彦强说。

据民鑫合作社理事长梅南微介绍,群众用水量有了定数后,他们还专门装配了一体化测控智能阀门,可随时查看各渠系闸门流水量、水位高度等,十分方便。

水利工程设施水平提高了,灌区节水更高效了。利通区加大渠系工程更新改造、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在原有2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基础上,新增面积4.65万亩,提升改造面积3.8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率达39.4%。

图片

标准化管理 提升灌区运行水平

按照“总量控制、定额分配、灵活调度”的原则,利通区水务局将“十四五”农业3.35亿立方米黄河取水管控指标,精准确权到105个村的204个计量单元、66家工业企业、91家规模化养殖场,有力推动了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

利通区还建立了覆盖各区域、各行业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将自流灌区农业供水价格由每立方米3.05分调整到7.1分。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倒逼用水户节约用水,激活用水主体节水潜力。近3年,全区年均节水量3100万立方米,灌区群众亩均水费从60元下降到54元。

利通区与中国建设银行吴忠分行签订合作协议,搭建“绿色金融”融资投资、“水银行”收储交易、“裕农通”便民代收、“悦生活”精准结算四项服务平台,依托吴忠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用水权交易二级平台,畅通水费收缴、精准结算、融资投资、收储交易渠道,促进水资源价值转化,累计交易水量1619.8万立方米,交易金额3.82亿元。

在补贴节水奖励落实上,利通区水务局针对农业灌溉用水,每节约1立方米水奖励资金0.03元,将奖励资金的1/3用于水利设施维护、1/3作为绩效工资奖励给灌水员、1/3奖励给用水户,增强了用水管水各环节的节水意识。

图片

物业化服务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这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好啊,利用信息化收费、计量,水费、水量公开透明,灌溉用水比以前方便了,灌溉秩序也好多了!”利通区金银滩镇村民周建勇说。

利通区整合原有66家村级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阵地、队伍、设备、信息等资源,组建乡镇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14个,落实乡镇主管、水务局业务指导、市场监管局监督、合作社市场化物业化运作的模式。

围绕规范用水管理运行机制,利通区水务局制定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考核细则,规范了水费计收程序、工程维修养护流程、运行经费来源和标准等,保障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规范运行、发挥作用。

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水费计收、灌溉管理、矛盾纠纷化解、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乡镇村组用水分配调度、协调用水权收储和交易等作用,灌区用水矛盾纠纷下降90%。

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过程中,利通区实现了互利互惠共赢局面。

资金瓶颈破解了——引入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改造水利基础设施,解决了政府投入基层水利资金不足的问题;

产业发展向好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用水服务,充分保障了设施农业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推动了利通区“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了——灌区群众亩均水费从60元下降到54元左右,种植户亩均增收约500元。

图片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