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策研究︱高标准农田政研报告
来源:河南建投公众号
归档时间:2023-08-23河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目前,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居全国第3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居全国第2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5.8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5万亩,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7.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等级,农业机械化率达86.3%,为粮食稳产增产打牢了耕地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01
高标农田建设发展历程
2010年至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约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8335.8万亩,占耕地面积11271.1万亩的73.96%,占基本农田面积9838万亩的84.73%,基本覆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7580万亩面积。到2022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26亿斤,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1357.88亿斤的97.65%(考虑高标准农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76:24)。同步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996万亩,节水灌溉率59.93%。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率35.99%。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73,高于全省0.622的平均水平,年总节水能力达到约15亿立方米。
02
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
2022年5月《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经省政府批准发布。规划2021-2030年期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629万亩,提升面积2686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74万亩,其中在国家分配河南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60万亩的基础上,保障高标准农田水量供需平衡,增加14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规划估算总投资1557.62亿元,年均约155亿元。
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其中“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929万亩,改造提升100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74万亩。到2025年年末,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累计达到8759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24万亩。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十五五”期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700万亩,改造提升167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0万亩。实现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规划实施后,预期到203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累计达到9459万亩,高标准农田率达到83.92%,基本农田全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节水灌溉总面积累计达到8665万亩,节水灌溉率达到96.6%。高效节水灌溉总面积累计达到542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率达到57.34%。农田宜机化率达到95%,农田防护比例≥90%,耕地质量等级≤4。
03
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成效
(一)工程建设
2022年度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756万亩,完成水毁农田灾后重建面积52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9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25万亩(其中喷灌130万亩,微灌240万亩,管灌55万亩。包括灾后重建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0万亩);新建农田机耕道和生产道5370km;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护面积896万亩;改良农田土壤面积800万亩。
预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84亿斤,亩均达到2076斤。新增节水能力2.65亿立方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20年的0.664提高到0.673。农田道路通达率由2020年87%提高到89%。农田防护率由2020年的90%提高到91%。耕地质量等级由2020年的4.2等提高到4.16等。
(二)经营管理
高标准农田规模化经营面积持续扩大,全年新增土地集中型和服务带动型规模化经营面积550万亩,约占当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的73%。新建96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100%。
(三)示范区建设
(1)2022年,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92万亩。
(2)202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牢记领袖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意见》(豫发〔2022〕32号),规划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豫政办〔2022〕92号),进一步明确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投资标准、建设任务、建设要求和投融资政策等。11月,新乡市“中原农谷”和周口市“农高区”规划区内规划的2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相继开工。
04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投融建运管”一体化
(一)政策颁布
2023年6月1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颁布《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操作导则(试行)》。导则明确:以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明晰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职责和定位,推动构建“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的推进机制,破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瓶颈问题,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探索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受益长效机制,稳步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以《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操作导则(试行)》为指导,以《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第三版)》为技术支持,以《河南省2023年惠农支农资金政策明白纸》、《河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奖补资金路径来源,以《“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为社会化农事服务基本导则,以《优秀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第一批)》优秀农事服务机构为潜在合作伙伴,以《河南省“稳粮担”产品实施方案》为保障措施,河南建投集团全过程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投融建运管”。
(二)河南建投集团探索
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由政府或合作社对全域耕地进行整体集约,河南建投依据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土地整理,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升地力、方便耕种的目的。对不愿流转耕地的农户,按同等面积、同等地力,将整理后的耕地无偿返还给农户自行耕种。对有流转和托管意愿的农户,将整理后的耕地集中连片交由当地或与河南建投相关合作的涉农企业统一种植,并依据种植企业需求、国家和省级标准,由河南建投设计、投资、建设、运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河南建投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通过集镇建设、涉农产业导入、生态修复、空心村改造、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等项目,助推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耕地集约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三)河南建投集团合作基本原则
以运营保投资,由合适的运营主体对所投项目进行运营,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集约保运营,由政府或合作社等将土地经营权集约至运营公司是运营的基础条件,提升农田价值。
以产业保集约,通过订单农业、农事服务、农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和销售,增加项目的附加值,实现三产联动。
以收益保产业,明确项目公司收益包含但不限于运营管理费、咨询费和建设管理费,推动土地集约,加快农业现代化。
05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奖补资金来源
(一)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奖补资金
2023年6月2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报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3年255万亩新建项目和280万亩改造提升项目,投资标准均为1500元/亩,其中属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项目,投资标准在1500/亩的基础上,由省级再补助300元/亩,其余由市县融资解决。去年开工建设的I类水毁农田灾后重建项目,投资标准为1600元/亩。
(二)新增耕地指标和新增产能指标交易回款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通过土地整理和地理提升等内含项目,可产生新增耕地指标和新增产能指标。指标交易回款可作为项目的收益路径,增加项目收益。
(三)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国家政策)
1、补贴对象:补贴发放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2、补贴依据和标准:补贴依据为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具体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自行确定。各地结合资金额度、播种面积等情况综合确定补贴标准,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
(四)评价激励奖补资金
2023年4月2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财政厅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办法明确:省级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确定的激励名单,按照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分配当年省级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时,通过对每个激励对象定额补助予以激励,定额补助激励资金全部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五)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节水补贴
2018年12月26日,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办法(试行)》(豫财农﹝2018﹞203号),明确: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是指对用水主体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内用水补贴和节水奖励。
2023年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联合印发《河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豫发改价管〔2023〕322号),方案明确:2023、2024年实施改革不少于3000万亩,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2025年重点开展规范提升和评估验收等工作。
(六)社会化农事服务补贴
2019年7月3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19〕54号)。通知明确:因地制宜确定资金补助标准与补助方式。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00元;对贫困地区、丘陵山区,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40%,单季作物亩均各关键环节补助总量不超过130元。
(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奖补资金
依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轮作休耕、油菜扩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的通知》(农办农〔2023〕18号),通知明确:实施范围:全省任务150万亩,按照玉米面积占比分配各市任务面积。补助标准:中央财政按15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省财政每亩再增加补助50元/亩(预估),合计达到200元/亩的标准。
(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依照财政部颁布的《关于下达2023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3〕22号),补助对象: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个人、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体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以经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或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为准。
(九)统筹地方公路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
依照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颁布的《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操作导则(试行)》,导则明确:统筹地方公路建设、灌区改造、气象设施建设、耕地地力提升、林业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安排,发挥项目聚合效应。
公路建设资金:2022年8月9日,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22〕82号),方案明确: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力争新增投资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