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漳河水库科学蓄水调水保灌溉
来源:湖北省水利厅
归档时间:2023-08-22当前,我省中稻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期,正是用水高峰,各地抗旱工作正有序开展。省漳河水库凸显骨干水源担当,克服水资源不足困难,精准施策,科学蓄水调水,全力做好“瓢水碗谷”关键期抗旱保灌工作。当下,漳河水库正在以53.93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对灌区进行第四轮农业灌溉。截至目前,漳河水库今年累计提供抗旱用水1.3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2.44万亩,受益人口119.57万人。
克服旱情科学蓄水调水。受去年伏秋冬三季连旱影响,漳河灌区今年开灌前中小型水利设施蓄水相比去年同期偏少4至7成,为此,水库科学拦蓄雨洪资源,截至8月18日,水库有效蓄水1.933亿立方米,较全年最低有效蓄水多蓄水1亿多立方米,为保障后续各方用水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积极协调灌区地方部门抢抓长江、汉江加大泄流时机,通过引江济汉渠拾桥河枢纽向长湖补水,满足周边20万亩农田提灌需求;通过大碑湾泵站二级提水满足漳河三干渠下游灌区用水;通过从九渡港河、简家冲河抽闲水补充荆门子陵铺镇范围内的水库和塘堰,合力保障灌区农田应灌尽灌,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
加强调查调度服务灌溉。紧盯雨水墒情变化,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研判发布灌溉用水预报,为科学调度提供基础支撑,努力做到不误农时。在水资源紧张时期,强化供水水量、流量双管双控,上调抗旱用水调度指挥权,做到算清水账、以水定供、以供定需。灌溉高峰期,漳河灌区各干渠管理处干部职工高频次开展灌溉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渠道梗阻问题,第一时间清理水草漂浮物等壅水隐患。加强与用水户沟通协调,提醒看好水渠“路口子”,守好农田“田埂子”,确保渠道供水安全通畅。
强化灌溉管理“软硬件”支撑。依托数字孪生漳河平台建设,实现灌区渠系关键节点全方位、全时段流量监控,提升水资源从渠首到支渠口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解决流量控制不精准问题,杜绝了水资源紧张条件下使用漳河水补库、补塘堰的情况,抗旱保灌同时切实维护了漳河水库多年调节功能,确保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用好每一方水。开展了漳河灌区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推进典型塘堰水位、典型田块田间水层数据校核等工作,为农业灌溉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