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郑国渠
来源:水利粮丰
归档时间:2023-08-1401 历史沿革 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当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此举适得其反,促使秦国更加强大。《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郑国渠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在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唐朝,郑国渠支撑了长安京畿地区大部分粮食供给。在两千二百多年时间长河中,郑国渠多次重修,名称也几经更改。1932年重修后称泾惠渠,沿用至今。人们将不同时期的工程统称郑国渠或引泾灌区。 宋代丰利渠 元代王御史渠 明代广惠渠 历代引泾石碑林 郑国渠的水源来自泾河,这是一条含沙量大,河床地质构造破碎的河流。两千多年的演变,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枢纽随之数次上移。郑国渠最早的引水口在泾河出峡谷的泾阳县王桥镇;200多年后引水口上移了1.3公里,称作“白渠”;又经800多年,公元11世纪时渠首已经上移到泾河峡谷段;14世纪时再次上移990米,并开凿隧洞输水,同时汇集山泉水,工程历时18年,但由于水源不畅,灌区范围缩小约30%。直到1932年,在时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李仪祉先生的主持下,在泾河上筑坝,重修引泾灌渠,称为“泾惠渠”。 泾惠渠枢纽 02 工程概述 郑国渠由三个部分组成,分渠首、引水渠和灌溉渠。郑国渠的渠首选在了"中(仲)山西邸瓠口",正处于泾河冲出群山进入平原的一个峡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引泾河水自西北向东南奔腾而下,并利用东西两侧的高山修筑大坝。通过拦截泾河水进入灌区,充分利用渭北平原的地形特点,形成了自流灌溉系统。为了连接渠口与灌溉的干支渠,郑国渠还设计了引水渠。这条引水渠,全长十多华里,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使渠的位置与泾河水流成一定的夹角,从而达到多引水的目的。渠自西北向东南,宽15—20m,高3—5m,在今天的礼泉县王桥镇还有渠底的留存。经过后世专家的研究,这段渠底修成了一定坡度,加快了水流速度,既能防止渠道的泥沙淤积,又提高了渠道输送泥沙的能力。 总干石渠二号洞 郑国渠的灌溉干渠总长接近三百里,相当于今天的124.4公里。郑国渠采用"横绝"的工程技术,把小河的流水拦腰截断,使其注入郑国渠中。这种横绝工程技术非常的巧妙,一方面,被横绝的小河下游的河床地带被腾出,改造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扩大了可灌溉土地面积;另一方面,沿渠的小河水注入郑国渠后,增大了郑国渠的灌溉水源。郑国渠这种"横绝"小河的设计理念,开创了大规模兴修水利的先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郑国渠故道 03 工程效益 泾河流经黄土高原,俗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实测年均输沙量2.65亿吨,洪水最高含沙量达1040千克每立方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河流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淤灌肥田。郑国渠因地制宜,引泾河高含沙量的水,通过淤灌来改良盐碱地。彼时的灌区民众有“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之师,亿万之口”的歌谣,传诵着灌溉给它们带来的富庶。正是郑国渠使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粮仓。 古代郑国渠曾经是国家管理的灌溉工程。唐代中央政府颁布的水利法规《水部式》及《唐六典》,有很多专门针对郑国渠的条款,其中的灌溉用水分配规则,以及灌溉用水优先于水磨坊运行等规定,已经体现出水权的意识。引泾灌区能够持续两千多年,与严格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目前,泾惠渠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灌排渠系包括总干渠1条、分干渠5条,总长92.324公里;支渠、分支渠25条,长度336.21公里;斗渠593条,长度1477.5公里;干支渠上控制工程1984座。这些工程设施构成有机整体,保证了灌区旱涝无虞。目前灌区范围涉及6个区县、48个乡镇共118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45万亩。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