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安徽:驷马山灌区砥砺前行再发展

来源: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

归档时间:2023-05-19

驷马山灌区骨干工程自2022年5月至今,已连续运行300多天,开机运行2.8万台时,直接提引长江水6.6亿立方米,梯级联合运行供水18亿立方米。实现大旱之年足水供给,灌区粮食丰产丰收,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驷马山灌区肥东片



江滁通渠  造福人民


灌区渠首工程——乌江枢纽



驷马山灌区位于安徽省东部,是全国最大的提水灌区,设计灌溉皖苏两省4市10个县(市、区)365.4万亩农田。过去滁河河道弯曲狭窄,排水能力小,旱涝灾害严重。1969年12月26日驷马山引江工程全面动工兴建,24万江淮儿女会战驷马山,开挖驷马山引江水道,劈山凿渠、沟通江滁,修闸建站、疏浚河道。驷马山引江工程已建成驷马山引江分洪道、乌江枢纽、襄河口闸枢纽、汊河集闸枢纽和滁河一、二、三、四级站等骨干工程,形成了以五级泵站,四座节制闸,三座船闸等骨干工程为龙头,6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在滁河流域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直接向滁河沿线300多万村镇人口提供饮水安全保障。


续建配套  助力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斥巨资实施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续建乌江站和滁河一、二、三、四级站等输水骨干工程、骨干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对灌区面上站、闸、渠道及建筑物进行新建、加固和改造。


全灌区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建成抽水站277座,总装机774台6.3万千瓦。建成总干渠170千米,干渠60条、长306公里,支渠156条、长849公里,支渠以上渠系建筑物2066 座。


续建完成的滁河四级站


抗旱保供  服务地方

驷马山灌区一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灌区骨干工程建成以来,已累计提引江水60多亿立方米,成功抗御了8次特大干旱;累计泄洪550多亿立方米,先后抵御了8次特大洪水。直接减灾效益300多亿元,被皖苏两省人民誉为“遇旱能抗、遇涝能排”的生命工程。

2022年,面对持续旱情,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及时分析研判供水形势,调查蓄水用水需求,制订水量调度和年度供水方案,广大干部职工10个多月24小时在岗在位,同时,协调市县水利部门,做到联防联调,农业灌溉首次大面积扩展毗邻灌区,向上游长江水到达肥东县陈集镇跨过江淮分水岭供水;向下游长江水首次到达灌区外的来安县红丰水库灌溉渠道;向西长江水到达灌区外的肥东县众兴水库灌区;向东灌溉南京市浦口区15万亩农田。驷马山骨干工程连续实施的“江水西引”和“引江入滁”,实现了大旱年份粮食丰产、合肥和滁州等城乡供水安全。



江水经黄疃站西送


高效管理  强化机制

灌区骨干工程相继建成,灌区面上续建使各种小型泵站水闸渠道旧貌换新颜。驷马山灌区组织编制驷马山灌区及滁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会同灌区及时调查总结大型灌区月用水量,持续提升灌区用水管理效率和水平。灌区内定期执法、联合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河道水道环境整治,结合输水沿线水源、水质管控检测等,灌区水生态面貌不断提升。连续8年持续监测分析汇编灌区11个断面水质监测资料,服务灌区调水项目论证,保障滁河生态水位监测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对滁河采砂敏感水域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并建立常态化监测巡查机制,杜绝滁河非法采砂。


滁河岸边

 

保障安全  持续增效

新时代,随着驷马山灌区现代化项目及安徽省水网建设的不断开展,灌区也将开创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水利现代化提供支撑和保障。驷马山灌区以提升皖东区域防洪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续建配套灌溉水源工程、泵站工程、输配水工程和信息化设施,完善灌排体系,建设现代化灌区,强化皖东地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在水资源配置及水安全保障方面,规划2023年底将实现引江水入江巷水库,每年向定远江巷水库输水2.2亿立方米,引江入滁工程的实施,2025年将向滁州市每年输水1.5亿立方米,2035年每年输水2.35亿立方米,灌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抗旱保供水效益持续扩大延伸。



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全椒片开工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水利,驷马山乌江站信息化已初见成效。“十四五”规划灌区6.9亿项目已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驷马山灌区将以建功新时代的步伐踔厉前行。

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驷马山人将认真履职尽责,服务灌区群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的风生水起,党员干部的风雨兼程,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为推进安徽水利风调雨顺作出应有贡献。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