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淠史杭灌区 科学调度保供水 重建强管惠民生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
归档时间:2022-12-26初冬时节的淠史杭灌区,农田收割完毕,稻谷颗粒归仓。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邵庙村的农民楚庆周感慨地说:“多亏有了淠史杭,否则碰上今年这样的旱情,我们的田真的要绝收了。”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淠史杭灌区承担着10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和沿线居民生活用水的保障任务。
2022年4月开灌以来,淠史杭灌区平均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少约5成,较大旱的2019年同期偏少2成,灌区6座大型水库来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5成,较大旱的2019年同期偏少2成。
一面是来水量大幅减少,一面是持续晴热高温干旱,淠史杭灌区全体工作人员迎来严峻考验。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淠史杭总局”)通过蓄、引、提三种水源联合调度,充分发挥灌区抗旱输水大动脉的强大功能,全力保障了秋粮稳产和城乡供水安全。
加强精准调度 优化供水服务
如何为灌区人民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是淠史杭总局面临的永恒考题。在2022年的抗旱供水中,淠史杭灌区各级部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灌溉“供水卷”。
“今年的旱情太严重了,村里许多塘都干了,要不是淠史杭灌区引来了救命水,帮我解决了大问题,今年种的1000多亩水稻就保不住了。”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凌波村的种粮大户黄国艮说。
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上,淠史杭总局始终坚持下好“先手棋”,早准备,早应对。年初,淠史杭总局就做足了灌前各项准备,科学编制年度供水计划,全面开展灌前汛前工程检查,统筹做好灌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各类水量配置和调度安排,确保输水通畅和工程安全。
旱情发生后,淠史杭总局不断加强水源调度,坚持引、蓄、提三种水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抗旱保苗:坚持滚动会商灌区蓄水、来水情况和灌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开展分析评估,动态调整抗旱供水保障方案,分区域分水源划定供水范围,不断加强水源调度,优化大型水库供水调度,加大供水流量,控制用水消耗;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内部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蓄水抗旱,督促外水补给站全力开机提水,采取架设临时泵站、打井等应急措施增加抗旱水源。
为了强化抗旱管理,淠史杭总局不断强化抗旱工作责任制,局领导分片包干到各大输水干渠,局直各单位明确具体涵闸、渠段的管理技术人员,明确责任。全局职工全面动员,下地问水服务,上堤查险管闸,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按照“水量包干、流量包段”的严格要求,淠史杭总局不断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控制用水消耗,促进节约用水。针对上游灌区和总局直管灌区,严格用水控制管理,强化重要输水渠道定额消耗管理,分渠段确定消耗指标,加强用水督查,开展计量巡测,杜绝跑水漏水;针对下游灌区,督促各县区对阻水严重渠段开展清淤,提高渠道过流能力,尽可能向下游供水,减轻灌区尾部旱情。
同时,充分发挥对接沟通作用,淠史杭总局组织召开协调会,及时向相关县区提出指导意见,加强上游县区用水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消耗,推进下游县区积极配合协助,上下游协同管水,解决用水矛盾,确保团结抗旱。
今年以来,灌区三大渠首累计灌溉引水31.4亿立方米,内部蓄水利用6.8亿立方米,提外水6.9亿立方米,全灌区实灌农作物面积约1060万亩,全年粮食产量约700万吨。
在保障农业灌溉的同时,淠史杭总局统筹兼顾,全力保障六安、合肥两市及沿渠乡镇提供城乡生活用水,全力保障灌区群众饮水安全,已累计向六安、合肥及沿渠乡镇供水6.6亿立方米,其中合肥城市供水5.15亿立方米。
加强续建改造 确保输水安全
抗旱供水期间,灌区渠道水位高、流量大、时间久,这对灌区工程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得益于持续的灌区工程续建改造,灌区输水大动脉一如既往安全畅通高效。
从1996年起,淠史杭灌区以安全畅通为优先,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开始利用国家投资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截至2020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下达268个单项工程,计划总投资33.73亿元,完成投资31.07亿元,配套改造支渠以上骨干渠道864公里,新建、加固或重建各类渠系建筑物4447座,修筑沿渠道路661公里,一批影响灌区整体安全的渠首枢纽、大中型水闸和骨干渠道得到除险加固,基本保证了灌区骨干工程的安全运行。
续建改造还产生了巨大节水功效,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由改造前的0.50和0.45提高到0.56和0.525,新增年节水能力3.62亿立方米,灌区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淠史杭灌区改善灌溉面积86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0万亩,灌溉保证率从70%提高到72%;粮食单产由485公斤每亩提高到550公斤每亩,粮食总产量由560万吨提高到700万吨。
2021年起,灌区抓住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机遇,全面开启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进程。当年下达投资5.9亿元,实施了红石嘴枢纽泄洪通道除险加固工程等11个子项目和1个数字灌区专项,涉及合肥、淮南、六安3个市和肥西、寿县、裕安等9个县(区)。
在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灌区全力推进“十四五”时期灌区建设前期工作。2022年,淠史杭总局克服春节休假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力强化推进措施,仅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23.02亿元、59个项目的“十四五”总体可研编制。
“目前,我们正在加强组织协调,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压茬推进灌区‘十四五’项目总体初设,确保按要求在2022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淠史杭总局规划计划处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23.03亿元的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十四五”总体可研已经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整体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其中,总体可研一期工程5.9亿元已经实施完成。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推进灌区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按照水利部和省政府的要求,淠史杭灌区率先启动数字灌区建设。2021年,灌区整合资金2300万元,开展数字灌区一期项目建设,建成了灌区现代化的调度中心并投入使用。今年,总投资1.09亿元的数字灌区二期项目启动,加快推进数据底板、软硬件部署、模型开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有望年底搭建完成数字灌区总体框架,灌区发展进入赋能升级、智慧管理的新阶段。
加强工程管理 提升管水能力
无管理,效难起。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灌区效益的发挥就将大打折扣。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特大型灌区,安徽省政府曾在1982年颁布《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暂行办法》,促进了灌区建设与管理健康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原有办法已很难适应管理要求,亟需通过地方立法对灌区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规范。
2019年5月,《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应运而生,其中对淠史杭灌区规划建设、工程管理、生态环保、调度用水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的出台,更有利于灌区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灌区工程管理单位按照法定职责,履行灌区建设、管理和保护的义务。”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水政处负责人说,“条例实施三年来,灌区在加强灌区管理、提升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以及强化河湖岸线管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灌区管理条例的实施,灌区依法管理翻开了新的一页。水行政执法机制不断健全,直管工程确权划界全面完成,河长制深入实施,与地方政府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的合作机制逐步完善。灌区不断强化对涉河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水质保护力度,加大水草漂浮物打捞、违章垦殖清除力度,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日益提高。
奔腾不息的一渠清水,也凝聚着灌区管理者的智慧和汗水。近年来,淠史杭总局持续推进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加大面上工程管理奖励,强化局直工程管理,总局直管工程全线达到省级管理标准,两个渠首成为国家级水管单位,实现了基层能力建设全面覆盖。广大职工既做管理者,又做劳动者,强化工程管护,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现代化灌区。着力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开展工程管理方式“微改进”、管理技术“微创新”。对新改建的放水涵,探索可实现远程控制的信息化改造;对巡堤查险的监督考核,开发了实时记录App;对中型水闸、渡槽等重要建筑物日常观测,组建观测小组,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技术内涵,力争到2025年,实现直管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如今的淠史杭灌区,工程面貌焕然一新,一渠清水、两岸美景,逐渐从憧憬走向现实。
管好一座工程,保护一渠清水,塑造两岸美景,服务千万人民,是新时代淠史杭管理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的不懈追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在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新征程上,淠史杭灌区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以建功新时代的脚步,抒写着新时代灌区发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