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河安澜惠民生
来源:中国水利报
归档时间:2022-09-22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19年以来,山西水利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全流域布局,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主战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使黄河成为造福三晋大地的幸福河。
强化系统治理 构筑华北生态屏障
万木并秀、波光旖旎,偶有飞鸟掠过……初秋的汾河太原段,宛若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原先是杂草丛生,现在是水清岸绿,汾河景区是咱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置身于雕梁画栋的翰墨苑景点,市民周进峰感慨。今年中秋假期,治理后的太原汾河四期公园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地。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近年来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累计投入178.5亿元全面开展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晋阳湖、云簇湖等“五湖”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水环境,不断优化用水结构,筑牢沿黄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山西还在黄河支流源头设立保护区,通过关井压采、实施51项水源置换和泉域保护项目等综合措施,严格压减地下水开采,汾河流域地下水水位接连10年回升,河流水质显著改善,全省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整体好转。2020年,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与此同时,山西每年在太行山和吕梁山造林400万亩以上,黄河流经市县林草覆盖率接近60%。山西还通过实施塬面保护、林草植被治理、淤地坝建设等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8万平方千米、累计治理度达68%,全省水土流失强度大大减轻,黄河山西段入河泥沙量大幅度减少,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
完善水网架构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事关山西发展大局、民生福祉。立足全省水资源和供水保障体系现状,2011年山西全面启动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山西水网建设,将黄河干流与省内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主要河流连通,解决来水在黄河、产水在山区、用水在平川和城市的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目前,经过水利人多年艰苦奋斗、持续努力,山西水网“十横”中有“八横”已基本连通。
进入新发展阶段,山西着力优化完善省域水网工程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保障。围绕“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发展新布局,完善水网架构,加快龙华口水利工程项目等水网骨干和配套工程建设,实现黄河流域和滹沱河流域“牵手”;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前期工作,改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和供水条件。与此同时,山西坚持“建管并重”,做好已建水网骨干工程投产达效及运行调度,确保天然输水通道畅通、生态安全。
“十四五”期间,山西围绕《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实施太原水源工程、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工程、大水网“第二横”滹沱河连通工程、小浪底引黄配套工程等一批水网工程,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应急供水能力和水资源调配能力。
坚持为民情怀 治水红利惠及群众
山西把抓好民生水利工作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民生问题,让治水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山西有序推进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实施汾河流域6市39县工程124项,以流域为单元、水库为骨干、堤防为基础、缓洪区为补充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正在形成。
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山西全面启动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制定“五水综改”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并持续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探索水利投融资改革,不断打破水瓶颈、强化水保障;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稳步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质量,农村集中供水率96%,自来水普及率94%;加快推进沿黄大禹渡、尊村、北赵3个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16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3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紧盯大北干流、小北干流的滩区、重点山洪地质灾害区等防汛重点地区,提升防御标准,落实防汛措施,为粮食丰产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征程上,山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科学谋划、持续发力,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省水利厅厅长常建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