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新疆:“十四五”末昌吉州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应用面积将达550万亩

来源:昌吉零距离

归档时间:2022-05-05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气温的回升,昌吉州春耕生产已全面展开。

行走在庭州大地,智能科技装备“闪耀”在田间地头,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是精准施肥与精准灌溉相结合的产物。该系统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目前,昌吉州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使用面积已达到50多万亩,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几天,在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肥料,满足农户春播需求。

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厂长罗陈介绍说:“我们的粉剂肥单日产量在200吨左右,液体肥产量在600吨左右。目前,成品库存量大概在20000吨,原料储存量约40000吨,工人加班加点生产,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在保障农资供应充足的同时,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户安装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

“近期,我们平均每天装20个施肥罐,还要教会农户使用电脑操作平台以及手机APP操作系统。”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地区技术人员徐英博告诉记者。

近几日,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的葡萄种植户王成龙忙得不可开交。2021年,他家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种植800亩葡萄,收益近200万元,这比他用传统种植方式所产生的收益整整翻了一番。

王成龙介绍说,传统的施肥方式先要在葡萄架下挖个坑,添加肥料后再盖好,给300亩地施肥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使用这套智能设备,给800亩地施肥,差不多一天就能完成。”王成龙说,“原先一亩地的利润有1000至2000元,现在一亩地利润能达到3000元。”

曾经农民浇水用的“铁锨、胶靴、手电筒”三件宝,如今在农田里几乎见不到了。今年,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二十七连棉花种植户翟树建家的100亩棉花地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手机软件,他可以远程控制施肥浇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翟树建说:“用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以后省时省力,我在家打开‘慧丰收’APP就可以设置施肥量,方便的很!”

在田间地头给土壤“把脉问诊”,量身定做“营养餐”,让农业节水和节肥技术有机融合,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种植模式的改变,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农民也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和管理方式。不仅如此,智慧化的管理方式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敢于探索,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

“慧丰收”智慧农业客户端一边连着农民,让农民不用每天都往地里跑就能进行田间管理;另一边,从“慧丰收”智慧农业客户端收集的大数据,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更加精准地调整水肥配比,最大限度提升农作物产量。

随着昌吉州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已实现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升级,广泛应用于棉花、小麦、玉米、番茄、甜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昌吉州使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的农田已达50多万亩。预计在“十四五”末,我州将把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应用面积推广至500万亩,进一步推动我州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