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社
归档时间:2022-04-21“滴灌设施真是宝!节能、省水、省肥,每亩地净利润在1000元以上。”春灌时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种植大户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赞不绝口,“过去漫灌施肥要几十个人忙活,装上滴灌设施后,1个管理员就可以远程控制灌溉。”
利通区得引黄灌溉之利,也受困于过度依赖黄河水。当地近年来积极探索推进农业水权、水价、产权、投融资和运维服务“五大改革”,利用水价等杠杆撬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更多用于高利用率、高附加值、高效益产业。
“近3年,利通区年均节水3170万立方米,节水率达8.1%,节余下来的水资源通过有偿交易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利通区水务局局长马铁马说。如今,利通区已成为全国优质牛羊肉主要产地之一。水往“高”处流,成为利通区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动写照。
不只是在利通区,全自治区以改革开路,以创新破题,通过建立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节水用水体制机制,推动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2004年,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下,宁夏实施了“由工业建设项目出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把输水过程中损失的水量节约下来,满足拟建工业项目用水需求”的水权转换,引导水资源向更高效益、更高效率方向配置。2014年7月,宁夏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试点地区之一。目前,宁夏累计向工业供水近10亿立方米,水权转换工业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的近1/3,超300亿元。宁夏以有限的水资源有力保障了自治区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前期工作的开展。
在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再辅以埋在植物根部的墒情探测器,管理人员打开手机,就可以实现对种植基地的全自动灌溉。采用传统灌溉方式灌溉1万亩土地,至少需要近50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管护,总费用超120万元。而云端控制节水技术只需数个工人巡查即可,可节水约40%,万亩地年总灌溉费用不到12万元。
目前,全自治区建设安装了测控一体化闸门3323套,打造“云灌区”130万亩,建成“云泵站”49座。沿黄各县市结合沿河泵站取水许可办理,推进在线计量设施安装。
“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要更加自觉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朱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