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安徽:“三法”建设节水型社会

来源:中国水利报

归档时间:2022-03-11

安徽省坚持节水优先,深化节水行动,强化方法、优化步法、创新打法,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21年,全省用水总量269.6亿立方米,控制在306亿立方米总量控制目标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幅度均高于3.6%的目标值;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8,高于0.557目标值;非常规水利用量占用水总量达2.35%,城市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强化方法,各项节水措施有力有效

坚持高位推动。安徽省委常委会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列入2021年工作要点推进实施;成立了安徽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将节水工作纳入对市县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压实节水责任。

强化部门协同。建立省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国家节水行动安徽省实施方案2021年工作任务》,合力推进实施,在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政策机制推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范载体创建。在落实已有节水法规政策标准基础上,出台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园区、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和高校合同节水管理等文件,推动节水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节水监管。利用节水调水平台加强取用水户日常监控预警,严格落实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倒逼节水落地见效;派出4个督查组抽取65家重点用水户进行专项督查,对发现的26个问题采取“一市一单”的形式督促限期整改,有效解决了用水管理问题。

优化步法,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规划引领。印发《安徽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为“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加强示范带动。2021年,新增省级节水型高校19所、节水型企业47家、节水型灌区7个、节水型工业园区8家、节水教育基地7个,178家水利单位建成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

注重区域推进。加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安徽省有54个县区通过水利部复核命名,另有19个县区通过省级验收。全省累计有73个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县级行政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覆盖率达70%。

营造节水氛围。开展节水主题宣传活动93项、科普活动68项,推出“县委书记谈节水”宣传报道26篇;制作节水海报、微视频在线上线下展播,受众人数近900万人次。

创新打法,节水管理呈现新亮点

严格节水标准。在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计划用水、节水评价、载体创建等环节,严格落实行业用水定额,促进节水落地见效。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对92个规划和392个建设项目开展了节水评价,累计核减水量3.3亿多立方米,推进节水评价从建机制向严管理转变,有效扼制了不合理用水需求。

创新市场机制。将合同节水管理纳入高校后勤管理的重点任务,有9所高校、10个项目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引入第三方投资3126.7万元,平均节水率达23.21%,为节水型高校建设注入新动能。

加强重点监控。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动态调整机制,共有430家用水单位纳入国家、省、市重点监控名录,其中省市两级345家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年实际用水总量比计划总量减少4.39亿立方米。在地下水超采区内新建32个地下水监测站,组织各市制定地下水自备井年度封闭计划,推动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2021年全省共关闭自备井约400眼,压采水量2000余万立方米。

突出标杆领跑。积极开展水效领跑者遴选推荐活动,有5家单位获得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淠史杭灌区(庐江片)获得全国第二批灌区水效领跑者称号,示范引领全社会节水。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