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强监管 优服务 助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报
归档时间:2022-01-272020年以来,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渭南二黄)以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建设现代化灌区为目标,扎实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积极做好水利工程设施管理、项目建设、灌溉用水等工作,基本建成设施完善、设备完好、工程安全、调度科学、管理高效、节水节能、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提水灌区。
定向,创新理念引领灌区发展
2020年3月,水利部在全国吹响《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的号角后,渭南二黄在中省市的带领下,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在坚持6S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一二四八”工作理念,推行“五步工作法”,编写《工作手册》,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20多项,明确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形成了人、时、事、程度和评价工作闭环,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性提出信息化、智慧化灌区建设,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工程巡查打卡机制,有序推进工程水印相机巡查打卡工作。2021年工程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运行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广应用二维码设备管理系统,建立机电设备管理二维码,做到“一码一设备”,实现纸质、电子双档案。2021年机组运行28.64万台时,设备完好率95%以上,安全运行率100%。
统筹,真抓实干保障农灌生产
为缓解灌区用水紧张态势,保障国家水安全,渭南二黄积极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管机制、用水管理机制、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落实终端水价制度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强化末级渠系管理,健全基层用水组织,推进农灌用水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对干渠沿线直引支斗的引水、搭泵抽水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综合立体管理模式。完善用水服务监督体系,加大水政检查力度,开展水费廉政督查“回头看”行动,健全水价监管机构,畅通水事监督投诉渠道,大力推广二维码水费收缴方式,推行“一线工作法”,增强灌区群众节水意识,实现实际用水负担稳中有降。2021年,渭南二黄全年两季四轮灌溉共累计运行167天,渠首引水19241万立方米,灌溉农田 202万亩次,充分发挥了抗旱主力军作用,为农民丰产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创新,农水结合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5月,渭南二黄以“建设高标准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为总体发展思路,积极开展高效节水示范田建设。示范田种植技术由省小麦、玉米首席专家带领的专家组成员和省农技中心推广总站进行指导,田间管理技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技中心推广总站等专家提供,采用良种厚肥、精耕细播、专家指导、高效节水相结合的种植模式,蹚出了一条灌区服务农业生产的新路子。
2021年,示范田亩产量突破1400公斤,接近“吨半田”目标。目前示范田种植面积1100亩,基本上实现规模化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示范田建设,在渭南二黄灌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充分认可。
探索,节水型灌区建设效果初显
以建设节水型灌区为目标,渭南二黄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一手抓农灌节水措施的推广,一手抓节水型机关的创建,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各项节水任务。在全灌区推行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的节水措施,降低田间用水量。加强总干渠、北干渠及各系统内分干、支渠等工程的日常巡护,及时维修渗漏渠道及工程设施,督促维护田间工程,杜绝“跑、冒、滴、漏”,有效发挥工程节水效益。配置计量设施,安装干渠取退水口及闸点水位计、一体化雷达流量计、视频监控设施,改造维修斗渠量水堰、修建分渠引水口计量标尺,基本满足各级渠道用水计量、设施节水、按方收费的要求,实现精准供水、精细化管理,亩均灌水定额降低8%,亩均降费4-9元。同时积极创建节水型机关。通过配置节蓄水设施、水量检测设施、非常规水收集利用、绿化节水喷灌等硬件设施,搭建节水实时监测的智能化平台,在机关形成节水意识提升,节水改造到位,节水能力加强,节水效果明显的良好氛围。2021年,机关用水量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