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用上黄河水 灌区生活美
来源:中国水利报
归档时间:2021-09-01大禹渡灌区所在的山西省芮城县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缺水地区粮食生产如何做到硕果累累?这得益于灌区农业用水的供给保障。
此外,许多“引黄水”受益村成立了种植、养殖、农机等农业合作社,一批农业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经营的特色农业也因水而生……大禹渡引黄提水工程成为灌区群众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柱。
“百斤田”变“吨粮田”
自从1974年大禹渡引黄提水工程引来黄河水后,过去一些有名的“旱疙瘩村”,结束了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历史。贫瘠土地变为高产的水浇地,村民人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
芮城县大王镇古仁村有6000多亩土地,是大禹渡灌区西干站土地面积最大的村庄,原来以旱地为主。自从大禹渡灌区把黄河水送到这里,土地基本上全成了水浇田。村民张建生说:“以前没水,村民种小麦收成靠天,一般年景亩产也就一百多斤甚至几十斤,有的人干脆就不收割了。现在灌溉用水供应及时,水量足,水价也合适,村民得到实惠,家家户户一年种两茬小麦,仅小麦亩产量就达500公斤。”
村民们以前担心干旱出不了苗,不敢种植二茬玉米,现在种植二茬玉米,每亩年总产量能达750公斤到1000公斤,变成了实打实的“吨粮田”。
精细化管水促高质量发展
虽然背靠黄河,但节水始终是大禹渡灌区的重要工作。灌区主要在两个方面抓节水——田间节水和工程设施节水。
“给村民浇地时,通过量水堰公开计量,用水公平,交费透明,也增强了大家的水商品意识。”大禹渡灌区负责人董曾武说。灌区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斗口水计量设施达到100%全覆盖,计量精度可到立方米。同时引导村民改善田间过水条件,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亩次用水成本,力求把节水做得更好。
此外,大禹渡灌区立足实际,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多种形式节水灌溉,节水效果明显,深受村民欢迎。
大禹渡灌区的节水工作,不仅仅只针对黄河水,还涉及地下水资源。古魏镇的夭头、董村、太安等17个村,虽然井灌水费不高,但人工成本高,浇地时间长,也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大禹渡灌区引导群众多用地表水、少用地下水,并于2019年5月建成并投运了新的水源泵站——礼教站。泵站运行以来,灌区群众充分利用黄河水灌溉的优势,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提质升级。礼教片区内地下水水位也止降回升,成为当地的备用水源地。
从量水设施到节水措施,从科学用水到精细化管水,当地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平价水惠民生
大禹渡灌区支斗渠实时计量系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标准化制作的钢板式量水堰,实现了全灌区支斗渠“同一水量,同一水尺”。支斗渠水量可在线计量,提高了用水管理精准度,用水公开、公平、透明。
信息化管理让用水更精细,有效促进节水,也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以前交水费需要到管理站办理,从去年开始,结合防疫要求,灌区向各村推出扫码交费便民服务。
“我们宁可收入少一些,也要让村民用上平价水。”大禹渡灌区负责人说。大禹渡灌区是全国扬程最高的灌区之一,是阶梯灌溉,分6级14站布局,扬程高,供水距离远,损耗大。灌区附近村民浇地,水费是0.25元每立方米,水输送到50公里外的地方,还是同样的价格。
“大禹渡平价水确实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开始修古仁水渠时,干部、村民都不支持,担心占了地、来不了水,现在大家都叫好。”古仁村水管员马建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