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安徽:履职尽责  以安全生产助力排灌事业发展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

归档时间:2021-07-07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体现。自1980年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来,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逐步健全,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中。随着我国安全生产事业的不断发展,严守安全底线、严格依法监管、保障人民权益、生命安全至上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新发展阶段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发展大局。我们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担当的意识、奋发有为的斗志,履职尽责,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安全生产助力我省排灌事业发展。

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清醒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任务,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行动自觉,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总站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政策方针、决策部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夯实基础,全站安全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向好态势。随着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水旱灾害防御任务日益加重,防汛抗旱设备库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做好新发展阶段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本职工作的每个环节,以抓紧抓实总站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总站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我省《实施细则》,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始终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层层传导安全生产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职工,以制度执行倒逼责任落实,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形成责任清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强化监管责任。坚持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安委会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按照各自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职责,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切实抓好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安全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得力、检查不严格、隐患整治不彻底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三要聚焦重点领域,落实落细安全防范措施。总站结合工作实际,以水利行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防汛抗旱设备库安全管理、大中型泵站和灌区项目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泵站工程运行安全监管和单位内部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及时排查治理各类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一是抓好防汛抗旱设备库安全管理。强化合肥、淮南防汛抗旱设备库、流动设备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尤其是特种设备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按规定检测检修保养,严格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做好本级防汛抗旱排涝应急服务安全管理。二是强化大中型泵站和灌区项目建设监管。杜绝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行为。强化对在建大中型泵站和灌区项目施工重大危险源(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起重吊装、围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工程以及油库、炸药库等)的安全监管。加强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推动水利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三是加强泵站工程运行安全监管。开展泵站工程安全运行监督检查,推进泵站安全鉴定工作。开展泵站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度汛工作暗访检查。4月,组织了3个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合肥、淮南、安庆等14市及所辖的38个县(市、区)的93座泵站进行了现场检查。四是抓好单位内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检查,抓好办公区、生活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防汛抗旱设备库的消防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加强危化品及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存放、水电气等各类管线管理,整治消防通道不畅、消防设施损坏、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问题。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和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车和超速超载。

四要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总站持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相关体制机制,坚持以制度管安全、促安全、保安全,同时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总站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调整安委会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效。按照“一岗双责”,明确了责任分工,落实了专(兼)职人员,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形成了安委会牵头、分部门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二是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结合上级要求,根据实际工作,陆续制定出台或配合出台了《省级流动排灌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防汛抗旱设备库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事故处理制度》《防火安全防护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三是持续强化演习演练。连续5年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有力提升了总站省级应急抢险队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发生水旱灾害时能够拉得出、打得响。连续多年开展消防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演练,提升消防应急能力。

五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总站坚持加强安全生产相关教育培训,让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让安全理念成为每个职工的行为习惯,将安全生产要求变成职工的自律行为,安全生产氛围日趋浓厚。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宣教活动。认真开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江淮行”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消防安全日”等活动。利用网站、QQ群、微信和宣传栏等平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对各科室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新进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努力做到安全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三是有效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近年来,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邀请教官和原消防部队退役的职工系统讲解遇火灾如何处置、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全面提高全体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发展是红线,也是生命线、责任线。我们要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的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扎实做好总站安全生产工作,努力为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