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首页 >
- 会议报道 >
- 水利部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 >
- 正文
陈雷部长:在2016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奋力谱写“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节水灌溉网
归档时间:2018-07-20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部署,总结“十二五”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十三五”水利工作,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动员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谱写 “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近日,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对“十二五”水利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好水利这篇大文章,更好服务民生,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会前,汪洋副总理听取水利工作汇报并作出指示,对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寄予殷切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着力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二五”水利规划目标圆满完成,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各级水利部门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水利改革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在防汛抗旱防台风方面,有效应对了局部严重洪涝干旱灾害以及频繁登陆的强台风袭击,灾害损失大幅降低,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400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在年度水利投资方面,落实中央投资1685亿元、地方投资4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27.1%;中央投资完成率达到95.9%,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完成率98%,其他工程完成率94.8%,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重大水利建设方面,新开工28个项目,新增投资规模1187亿元,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172个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已开工85个,在建工程投资规模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在民生水利发展方面,解决了规划内及四省藏区等特殊困难地区6434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任务。完成41处大型灌区和40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以上,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再掀高潮。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抗旱水源工程等薄弱环节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落实,13条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具备报批条件,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3000多条,实施坡耕地改造400多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00多万千瓦。在水利改革创新方面,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水利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建立,第一批12个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试点项目启动实施。完成80个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水权水市场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水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承诺书),调整充实纪检监察机构和人员,强化基层水利单位和水利工程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加大巡视监督力度,严肃执纪问责。狠抓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
2015年为“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水利两项重要指标全部实现,列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其余10项目标指标中,有9项超额或如期完成,1项基本完成。总的看,“十二五”是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综合效益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在我国治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防汛抗旱减灾取得重大胜利,水旱灾害损失明显减少。成功应对了黄河上游1986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上游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嫩江松花江黑龙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有效防御了“菲特”“海燕”“威马逊”“苏迪罗”等强台风,科学防范了西南连续大旱、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及黄淮等地区严重夏伏旱,夺取了四川芦山、云南鲁甸等水利抗震救灾胜利。与“十一五”相比,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分别减少64%、38%、28%,因洪灾死亡失踪人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
第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水资源调控能力大幅提升。全力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陕西引汉济渭等工程开工建设,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实施,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防洪治理全面启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广东乐昌峡、江西峡江、西藏旁多以及辽宁大伙房输水二期、甘肃引洮一期等工程基本建成,现代水利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水利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水利援疆援藏援青、水利移民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第三,农村饮水安全任务超额完成,民生水利发展惠及亿万群众。全面解决“十二五”规划2.98亿农村居民和413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同步解决四省藏区等特殊困难地区规划外56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由2010年底的58%提高到2015年底的8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6%,供水水质明显提高。完成5400座小(1)型、15891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25378座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开展156条主要支流和4500多条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建成2058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防洪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
第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强,粮食安全水利基础不断夯实。实施344处大型灌区、637处重点中型灌区和184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新建东北三江平原等24处大型灌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5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亿亩。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亿亩。开展四批24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256个项目县建设,基本覆盖主要农牧业县。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2,为全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全覆盖,年度考核工作扎实开展。万元工业增加值和万元GDP用水量分别从“十一五”末的90立方米、150立方米下降至61立方米和105立方米(2010年可比价),全国175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占98.8%。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开展华北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黄河连续16年不断流,塔里木河、石羊河等流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万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400万千瓦,建成719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第六,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水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审批事项由48项减少到22项,1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水利部行政审批受理中心组建运行。出台加大水利财政投入、土地出让收益计提、金融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多项政策措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区水权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试点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国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达到2.93万个,发展8.34万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2000多支县级抗旱服务队。
第七,依法治水管水迈出坚实步伐,水利科技和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农田水利条例》报送国务院审议,全面完成水利“六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执法活动,有力维护了良好水事秩序。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国抗旱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18项重大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一批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逐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效显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全面加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水利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1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2项获一等奖,《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修订完成,水文监测和水利信息化进一步加强,水利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圆满完成。
第八,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水利党风政风行风呈现新气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驰而不息反“四风”。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印发施行水利行业8个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手册》,逐步配齐配强直属单位纪检监察力量,对七大流域机构纪检监察机构实行由部党组直接管理、驻部纪检组归口指导,强化巡视监督利剑作用,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和水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水利新闻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连年获得好评。离退休干部、群团组织建设、后勤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5年来的水利改革发展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体会极为深刻。
第一,必须坚持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这是做好水利工作的重要遵循。水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李克强总理亲临水利部考察座谈,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专题部署,强调水利是“赢民心”“稳增长”“施德政”的工程,要求加快实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明确了水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指明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方向。
第二,必须坚持集中力量补短板破瓶颈,这是做好水利工作的最大优势。水利既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任务,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支柱,列入公共财政投入优先领域。“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达到2万多亿元,是“十一五”的近3倍,干成了一大批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水利建设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飞越,水利基础保障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惠及了亿万人民群众,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
第三,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关键所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关乎可持续发展大局。5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治水兴水管水规律的认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方面,贯穿于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更加注重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第四,必须坚持部门和地方协调联动,这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坚强保证。治水兴水管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一盘棋、全社会共同努力。5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鼎力支持、大力推动,上下游、左右岸顾全大局、精诚合作,广大军民同心协力、并肩抗灾,凝聚了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形成了团结治水、合力兴水、和谐用水的生动局面。
第五,必须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内在动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水利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5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两手发力,全面加大水利改革攻坚力度,长期制约水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破解,水利发展的生机不断迸发、活力不断增强、质量不断提高。
第六,必须坚持践行“三严三实”,这是做好水利工作的根本要求。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5年来,面对异常繁重的任务、极为严峻的挑战,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忠实履行职责,在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大规模水利建设中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在水利管理改革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生动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在充分肯定“十二五”水利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涉水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依法治水管水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条红线”倒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有待进一步加强;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改革攻坚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依然存在前期工作、资金保障等制约因素,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水利系统基层单位仍然存在廉政风险,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需要进一步层层压紧夯实。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十三五”水利工作面临形势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把水利作为推进五大发展的重要内容,摆在八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要位置,纳入九大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提出新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十三五”水利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奋力开创“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加快转变治水兴水管水思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思路先行,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审视水利工作,从国家总体安全观上认识水安全保障,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上谋划水利改革发展,全面贯彻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注重统筹兼顾,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内在联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调整和完善水利发展布局与发展方式,同时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等方面全面跟进、同频共振,统筹解决好水短缺、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强化机制保障,加快构建有利于实现水利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机制,加快构建有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制,加快构建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治水兴水积极性的机制,以机制的落地推动发展理念的落实。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抓紧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禀赋、水资源条件、发展水平不同,水利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加快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必须围绕协调发展补短板,牢牢把握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和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聚焦中西部贫困地区,补强水利薄弱环节,破除水利瓶颈制约。必须树立问题导向补短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认真总结水利改革发展实践,深入查找水利突出问题和软肋,加快解决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必须坚持远近结合补短板,既要面向今后5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又要考虑更长时期发展要求,在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上下功夫,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
第三,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充分发挥水利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明显特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需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必须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勇于担当、大有作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充分发掘水利建设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不会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的优势,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率,更好发挥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着力增强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提高水资源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适配性,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加强水资源安全风险防控,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以用水方式转变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第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水利支撑保障能力。水利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也是新型城镇化的血脉,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必须着力推进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均衡配置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看,尽管我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仍然产不足需。在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的形势下,必须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着力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从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看,人口集中、城市扩张、产业集聚、生活方式变革等新态势,对供水保障、防洪排涝、资源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统筹推进城市供水安全体系、防洪排涝体系、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人水和谐的宜居城市。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看,我国贫困地区分布与水资源禀赋条件高度相关,很多地方穷在水上、难在水上,脱贫的出路和希望也在水上,必须着力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发展,让一方水土养得起一方人,促进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第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力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必须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切实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从根本上破除水资源短缺瓶颈。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加快建立以水域纳污能力倒逼陆域污染减排的综合治污和保护模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生态功能全面提升,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切实提升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三、紧紧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做好“十三五”水利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提高水利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二是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加强用水需求侧管理,加快转变用水方式,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坚持尊重自然、人水和谐,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强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解决流域区域、城市农村、东中西部水利突出问题。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治理制度体系。六是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水法治保障和科技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5年努力,到2020年要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重点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主要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重点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年供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新增供水能力270亿立方米,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大幅提高。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规划任务。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7亿亩左右。新增农村水电装机600万千瓦。
——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得到全面加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水利改革管理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依法治水管水全面强化,水权水市场初步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落实双控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总量控制方面,加快推进江河水量分配,强化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立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机制,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在强度控制方面,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健全取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全面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大力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在政策支撑方面,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健全节水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节水财税优惠政策,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建立节奖超罚的长效机制。
第二,统筹当前长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补短板、增后劲,强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不断增强水利公共产品供给和水安全保障能力。要加快实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推进东北三江治理、进一步治淮、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工程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等控制性枢纽建设,新开工黄河古贤、陕西东庄等一批骨干控制性工程,进一步提高洪水调控能力。要着力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四川李家岩、贵州黄家湾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水源战略储备体系,增强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用水需求。要推动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立足节水优先、环保治污、提效控需,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提水工程,疏通水资源调控动脉,解决好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问题。
第三,立足普惠共享,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坚持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聚焦中西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紧紧围绕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面推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兴修,加快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在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方面,继续抓好江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重点易涝区治理,积极开展重点蓄滞洪区建设,推进重点海堤达标建设,构建更为完善的防洪防涝防风防潮体系。
第四,强化系统整治,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加快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积极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格局,坚持恢复自然连通与人工连通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水网工程,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坚持以流域为单元,结合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创新江河湖库治理模式,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打造安全型、生态型河流。要优化江河湖库水系调度,统筹考虑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目标,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调出调入区关系,按照兴利服从防洪、区域服从流域、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科学制定调度方案,优化水库群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江河湖库水系的综合效益。
第五,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水源涵养为根本,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水电,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大力开展城乡水生态文明创建,健全水利风景区动态监管体系。要以水域保护为基础,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江河湖泊和城乡水环境治理,落实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积极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渔还湖,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要以生态修复为抓手,加快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任务,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加快华北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采补平衡。抓好生态脆弱河流治理,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
第六,围绕精准脱贫,打好水利扶贫攻坚战。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要突出六大重点。紧紧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农村水电开发,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要把革命老区作为水利扶贫攻坚的重要领域,加快改善当地发展条件。要落实五项机制。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建立健全水利扶贫需求调查、项目储备、投资倾斜、统计分析、工作考核等机制,切实做到扶持目标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解决措施精准、扶贫效果精准。要强化四项支持。从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加大水利扶贫力度,优先安排实施贫困地区急需的水利项目,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水利技术、人才、管理和服务能力。
第七,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强化城市水利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加快城市水利发展的基本遵循。要高度重视近年来城市内涝日益严重问题,结合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科学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统筹城市蓄水设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堤防护岸建设,不断健全城市防洪排涝减灾工程、监测预警、组织动员、应急救援体系。要高度重视城市发展带来的供水压力,把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作为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合理布局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和重大城镇供水工程,搞好城镇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注重城市水循环利用,开展城市节水综合改造示范,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要高度重视城市宜居环境建设,把划定水域保护范围摆在控制城市开发强度的首要位置,着力维护城市水系完整性,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修复城市山体、河湖、湿地生态功能;严格城市水功能区管理,加大截污控源、中水利用、雨污分流、清淤保洁和岸线整治力度,努力把城市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家园。
第八,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健全水治理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在转变水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研究制定政府水行政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进投资项目涉水行政审批分类合并实施,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方面,加大各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用足用好开发性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改革方面,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类建立有利于节水增效、有利于工程运行、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水价合理形成机制。搞好用水权初始分配,稳步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在河湖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坚持建管并重,完善水利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积极推广“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分类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第九,夯实发展基础,推进依法治水科技兴水。深入推进水法治建设和水利科技创新,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与科技支撑。要以法治为引领,加快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水利立法进程,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和依法行政,有效化解水事矛盾纠纷,把水利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要以规划为龙头,加快完善国家、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统筹规划水利重点任务、工程布局、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着力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要以科技为支撑,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深化水利科研院所改革,加强水利智库建设,加快水利信息化步伐,抓好水利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普及推广,不断提高水利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和水利科技贡献率。
四、扎实做好2016年水利工作,实现“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良好开局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水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做好今年水利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衔接好未来5年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与今年年度工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形势,充分发挥水利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要紧紧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核心,抓紧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增加水利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释放更多发展活力。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线,加快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牵引各项水利工作,着力增强水利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扎实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厄尔尼诺事件在2015年持续发展并达到峰值,预计2016年气候变化形势更趋复杂,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更趋明显,防汛抗旱防台风形势更为严峻。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防强台、抢大险、救大灾,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全面落实以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抓紧修复各类水毁灾损水利设施,及早落实组织保障、物资储备、预案方案、抢险队伍,加快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完善防汛抗旱督察制度。突出抓好重要堤防、水库水电站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强化汛前检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和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好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台风灾害防御以及城市防洪排涝、北方河流防凌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落实《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圆满完成三年建设任务,做好2017-2020年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善抗旱用水管理和水量应急调度,搞好雨洪资源利用,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第二,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陕西引汉济渭、贵州夹岩、西江大藤峡、西藏拉洛水利枢纽等在建工程建设,尽快增加实物工程量。全力做好今年新开工的引江济淮等20项重大工程开工准备,统筹推进滇中引水等储备项目,成熟一项、开工一项,确保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黄河古贤、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其他60多个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前期论证中遇到的问题。继续加强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中型水库建设,抓好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推进重要蓄滞洪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略,全面加强水利行业扶贫、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联系、水利定点扶贫、重点地区对口支援、贵州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切实抓好水利援疆援藏援青,统筹做好水库移民管理工作。
第三,抓紧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集中安排中西部贫困地区,并做好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对分散性供水和水质不达标工程实行升级配套改造。加快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完成30处大型灌区和30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投资任务,启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发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强农业取用水计量设施建设与配套,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以上。要创新农田水利组织发动方式,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力争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为稳定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完成53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任务,统筹规划和组织好其他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积极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水资源督察制度,做好2015年度考核和“十二五”期末考核工作。加快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用水计量监控,提高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在线监测覆盖率。抓紧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综合示范,抓紧实施用水产品、重点用水行业和灌区等方面的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实行水效标识制度,加快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试点建设,积极培育专业化节水管理服务企业。组织实施好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和黄河、黑河水资源调度。妥善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
第五,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完善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开展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总结推广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经验,继续抓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积极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创建,全面开展农村河道堰塘整治。加快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西南岩溶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抓好黄土高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年内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完成坡耕地整治400万亩。启动农村水电扶贫工程,推进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建成1000座农村水电标准化试点电站。全面完成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续建任务,解决300多万农民生活燃料问题。
第六,着力抓好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和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广云南等试点的成功经验,做好即将出台的《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把“先建机制、再建工程”贯穿农田水利建设始终,改革农田水利组织发动、投入保障、建设管理、运行管护体制,继续抓好100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争取尽早落实与下达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用好过桥贷款、专项建设基金、抵押担保贷款(PSL)、融资担保等扶持政策,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政策,加强对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试点的跟踪指导,建立健全引导社会资本踊跃参与水利建设的激励机制。加快水资源用途管制、取水权转让等水权制度建设,稳步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配合做好河北省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水利改革重点任务的考核监督,对改革力度大、进展快、成效好的地方,要在水利建设的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七,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把水利工程特别是中小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规划统筹和约束,统一建设标准和竣工验收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为运行管护打好基础。探索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有效途径以及“以大带小、小小联合”等管理模式,推进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技术服务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市场化,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主体、责任。参照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积极争取并足额落实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好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加快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工程数字化档案,做到工程上图、数据入库,实时更新、动态监管。进一步健全乡镇或流域水利站,抓好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创新发展和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培育防汛抗旱、灌排服务、灌溉试验等专业化服务队伍,着力提升基层水利队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第八,统筹推进水法治建设和水利科技创新。抓紧完成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批重大规划协调报批工作,推进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和审批。抓紧做好《农田水利条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修订)》颁布后的宣贯和实施工作,加快节约用水、地下水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立法进程。加大对水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健全完善水利工程督导、稽察、审计、检查工作机制,逐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进一步深化水利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攻关,加快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深化多边双边水利务实合作,扎实做好国际河流工作。加强水文行业管理,抓好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水文化建设和行业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加强水利新闻宣传出版工作,大力普及水情教育,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水利社团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
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按照部党组和地方党委要求,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和坚强有力的措施,扎实履行好从严管党治党职责,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要坚持把管党治党与水利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着力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肩负起分管领域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好参谋助手、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要建立主体责任清单,把责任逐级细化到部门、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以上率下带动、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的工作格局。要健全完善责任考核体系,不断健全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追究的工作机制。
第二,严明纪律规矩,筑牢崇德守纪根基。要坚持固本培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党员干部知晓党规党纪、敬畏党规党纪、严守党规党纪,切实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始终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严肃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切实强化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对违反纪律的单位和部门,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第三,从严从实管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四个坚持”的选人用人原则,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水利干部队伍。要进一步从严规范选人用人关键环节,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和日常考核机制,严格执行述职述廉、一报告两评议、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拔任用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深入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大力实施《2014-2017年水利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四,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廉政风险防控。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体系,最大程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着力抓好水利行业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手册》贯彻执行,加快构建覆盖所有水利业务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利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指导意见,切实强化对水利基层单位、国有企业以及社团组织的监督管理。要加快健全水利财务管理制度,抓好“三项机制”的贯彻落实,深化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建设。要进一步规范项目法人组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加快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第五,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要坚持抓早抓小,通过约谈、诫勉、质询等方式,及时“扯袖子”“敲戒尺”,把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认真贯彻《巡视工作条例》,紧扣党的“六大纪律”开展巡视监督,加快实现对部直属单位巡视的全覆盖。要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协作和问题线索管理机制,按照问题线索五种处置方式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求及时处理违纪问题,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要进一步健全直属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专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切实推进水利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第六,践行“三严三实”,不断深化作风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对照梳理,没有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要对照讲话精神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已经召开的,要对照讲话精神进行检查,做得不够的要进行补课。要扎实做好专题教育靠后阶段的工作,狠抓整改落实、立规执纪、深化成果工作,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住年节、假期等“四风”问题易发多发重要节点,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水利行业精神,引导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勤勉敬业、主动作为,始终保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为民务实的良好作风。
同志们,“十三五”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