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是乡村的脉络。为把农村河湖打造成幸福河湖,从2020年开始,水利部、财政部在全国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2020年,湖南共实施了津市市、娄底市娄星区、岳阳县3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3.12亿元。
从“水安全”到“水生态”,再到“水环境”催生“水经济”,津市市、娄星区、岳阳县擦亮了农村水系整治的名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水”动力。
活水系 让农村河湖水清岸绿
自去年以来,省水利厅以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在试点县内大力开展河道清淤、护坡筑岸、加固堤防、美化环境等工作,努力将一条条农村河湖打造成幸福河湖。
津市市充分依托“小而精致”的天然优势,坚持“一环两线三片四镇五节点”总体布局,以毛里湖流域为主线,对域内8个重点湖泊67条河流和41口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农村湖塘进行综合整治,涵盖全市4镇50个建制村(社区),做到农村水系整治到哪里,美丽屋场就建设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跟进到哪里。
截至今年5月30日,津市市已恢复水系连通线路2.5公里,增加水面面积0.13万亩,防洪排涝受益面积0.23万亩,直接受益村庄达到27个,受益人口约8.1万人,一个水清岸绿、如诗如画、赏心悦目的“美丽幸福新津市”正阔步走来。
岳阳县麻塘办事处周边的居民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2020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落户岳阳县。麻塘办事处北邻岳阳市城区,西伴洞庭湖之滨,在G240这条湖南最美公路上,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这里也是本次项目的核心区。
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要求,岳阳县通过实现新墙河和垸内湖泊渠系的生态补水,同时为新墙河沿线风光带提供可靠的水支撑、水保障。雨季时城市雨水通过管网引入湖库,再流入河流,让水流起来,实现水资源雨季蓄水、旱季补水、合理调配,真正让水“活”起来,有效降低了旱涝风险。
补短板 提升防洪、灌溉、供水标准
省水利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农村水系因投入不足,管理薄弱,面临淤塞断流、水体萎缩、防洪标准低等问题。整治农村水系,补上水利短板势在必行。
娄星区高灯河流域紧邻安化暴雨中心,防洪能力偏低,沿河两岸河岸坍塌、部分农田被毁,流域内6万群众迫切期盼对河道水系进行彻底的整治。借助试点,娄星区聚焦河库水系综合治理、清洁小流域建设,补齐水利基础短板,着力将高登河打造为“生态一条河、幸福一条河、产业一条河”。
目前,娄星区已累计完成高灯河河道治理长度14.5公里,道路换填累计完成约13.9公里。项目建成后,预计干流生态岸线保有率将达到80%以上,集镇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改善防洪除涝面积6.04万亩。
为加速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进度,岳阳县统筹推进河道两侧绿化、硬化、污水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把责任压实部门、乡(镇)村,加快协调资金跟进,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截至6月中旬,岳阳县已整治河道(沟)46.58公里,增加水面面积0.66万亩,防洪排涝受益面积12.69万亩,直接受益村庄达到61个,受益人口约32.79万人。
目前,全省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完成投资超过8亿元,累计增加水面面积0.84万亩,治理农村河道150公里、湖塘200余个,预计12月完成建设任务。
强经济 为乡村振兴引来“发展水”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水环境的改善,也带来了滨水经济的发展。
2020年以来,津市市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带动作用,整合农业、环保、林业、国土等项目资金,引导2家公司在项目区建设植物园水源涵养林和康养旅居项目,已累计完成总投资2.3亿元。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共同发力,为试点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系统性地推进了全市河湖溪沟的美丽蝶变。津市市跑出了试点县建设“加速度”,在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
水不仅要活起来,还要带动周边美起来、富起来。岳阳县通过打造北湖生态环湖风光带,不仅把原先的黑臭水体变成清水湖,提升了麻塘北湖的调蓄能力,更重要的是美化亮化了楼区周边的环境,带活了北向融城的房产开发市场。
景观带更是产业带。在高灯河两岸,娄星区委区政府还同步打造了24公里的生态旅游慢行道、神童文化园、小水电博物馆、双江水库、洪家山森林公园、贺国中故居等精品旅游区;建设了集云蔬菜园基地、荷花园、花溪谷、奥达农业园、智慧农业产业园、莫言醉、天果农业、钒矿观光园等高效观光农业园,整体提升高登河流域综合实力,让更多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据测算,该项目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将提高20%以上,可达到3.5万元以上,乡村产业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目前,湖南已建立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储备库。下一步,省水利厅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为建设美丽乡村铺就阳光坦途,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