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船闸试通航一年 带动20亿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
归档时间:2021-04-023月31日18:00,最后一艘满载货物的船舶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标志着大藤峡船闸安全、高效试通航满一年。据统计,自2020年3月31日首次试通航以来,大藤峡船闸累计过闸船舶18030艘次,核载量3367万吨,打通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上的关键节点,带动超过20亿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藤峡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被喻为珠江上的“三峡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是2020年4月,国家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大藤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工程船闸试通航之初就肩负起联通桂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一年来,大藤峡公司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安全为要,以效率为基,以效益为重,推动大藤峡船闸高质量运行。
亮点一:黄金水道“流金淌银”
大藤峡船闸投入使用后,过往船舶逐步实现大型化,吨级由试通航前的数百吨级提升3000吨级。行船40多年的老船工罗宗桂告诉记者,大藤峡船闸通航后,他把原来900吨级的钢板船换成了3000吨级的货船,同样一趟航线跑下来,收益提高近3倍,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快速推进,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大藤峡工程上游聚集多个大型水泥砂石企业,船闸试通航以来,过闸船舶数量激增,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大湾区。截至目前,大藤峡船闸累计过闸船舶18030艘次,核载量3367万吨,带动超过20亿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枢纽建设运行持续推进,大藤峡工程还将进一步助力广西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激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大藤峡力量。
亮点二:船闸通航效率大幅提升
广西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将大藤峡船闸接入西江流域船闸统一调度系统,实时跟踪船舶轨迹,在1分钟内即可智能排出闸室船舶停靠图,科学调度船舶进出船闸,实现了有序化调控,极大节约了船舶的待闸时间。
为最大限度提升船舶过闸效率,大藤峡公司将船闸日运行时间由初期交通海事部门批准的10小时提高至目前的13小时,通过不断优化船闸运行方案、加强现场协调指导等多种措施,船闸日运行次数由最初的4闸次提升至8闸次,通航效率提升1倍,单次过闸时间最快仅需1小时,达到当前同类型船闸通过能力水平。
大藤峡船闸管理中心主任王小林说,未来随着枢纽下游至桂平三江口河段航道条件改善,大藤峡船闸将逐步实现24小时通航,并进一步加强运行管理,缩短船舶进闸、移泊和过闸间隔时间,充分发挥大藤峡工程航运效益。
亮点三:船舶过闸更加安全平稳
大藤峡船闸作为世界最高的单级船闸,下闸首人字门高47.5米,相当于16层楼房的高度,闸门闭合精度仅为0.05毫米,单次最大充泄水量40万立方米,船闸安全运行责任重大。
试通航以来,大藤峡公司以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船闸调度运行管理体系,加强水上交通日常管理,积极同交通、海事、航道等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全面提升船闸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全年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
随着大藤峡左岸工程投入运行,大藤峡库区290公里河段被渠化为2级以上航道,险滩、暗礁永沉江底,黔江通航条件得以根本改善。目前,西江航运干线大藤峡坝下重点航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按照计划,2022年底工程完工后,制约大型船舶航行的“卡脖子”问题可有效解决,大藤峡船闸运行将更加平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