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行“预测-预警-预报”水情工作模式成效显著
来源:水利部网站
归档时间:2021-01-05近年来,广西水文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实践,在全国创先推行“预测-预警-预报”水情工作模式,将洪水预警前移,利用降雨数值预报成果并结合当前雨水情,开展洪水滚动分析,有效延长洪水预警预报预见期,为防汛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水情工作不断创新突破。
一是聚焦服务民生,创新水情工作新模式。顺应形势变化的水文发展新要求,情报信息由传统单一的“预报”工作模式向“预测--预警—预报”工作模式转变,该模式根据暴雨洪水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依次确定预测、预警、预报工作流程,一旦气象部门发出强降雨预警信息,水文部门立即聚焦监控区域,依据气象降雨预报数值及时开展洪水预测分析并发出测报信息;降雨发生后,根据实测雨强和雨量,实时雷达回波等信息进行洪水超警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随后,根据雨洪发展趋势和洪水预报方案,开展洪水预报及滚动预报,发布预报信息。该模式全程跟踪雨水情发展,预报分析工作前移,有效延长洪水预警预报预见期。2015年以来,广西水情预警发布率接近100%,中小河流预警预见期平均提前5小时,大江大河预警预见期平均提前24小时,水文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凸显,自治区领导多次在《水情预警》上做重要批示,充分可定水文工作。
二是紧扣基层改革,构建完善管理新体系。以县域为服务单元,深入实施基层水文管理改革,改变水文站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模式,明确了77个县域水文中心站职能职责,实施中心水文站标准化建设,构建县域水情服务体系,将原有的区-市两级水情服务体系延伸至区-市-县三级,有效破解了水情服务县域各级政府、防汛机构不接地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5年以来,广西县域水文中心站洪水预警发布次数达2298次,占全区的8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构建“自治区--市--县”三级水情预警会商服务系统,将水情分析服务工作延伸至县域水文中心站,实现全区统一平台查询、分析、预警。结合《广西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广西西江洪水预报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科技项目成果,构建简单快捷的预警预报查算图表、相关方程、单位线、涨率等分析方法,实现每个水文站有一套预警(预报)方案达100%,二套方案达80%,三套方案达70%。积极构建洪水自动预报系统,自动读取气象降雨数值预报结果,实现全区567个水文站实时滚动分析预报,全面提升预测预警预报能力。
三是突出建章立制,确保工作取得新实效。出台一系列配套规范和文件,以《中小河流预警规范》明确“有警必发,时效优先”的发布原则,细化发布率与合格率指标计算等相关内容,规范洪水预警,提高水文情报预报服务的质量。以《广西洪水应急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纲要》《广西洪水预警预报关键技术及应用纲要》《广西超标洪水水文应急测报预案》等,进一步规范水情管理,明确水情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权责相应”的原则,坚持水情分析会商制,断面分级负责制,实现了水情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同时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广西水文测报工作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年度水文测报工作目标责任和绩效管理工作相互挂钩,通过洪水预报合格率、水情预警发布率、水情预警合格率、日常化作业预报完成率等预测预警预报工作量化考核指标,确保预测预警预报环环相扣,推进工作落地见效。如2020年6月的贺江大洪水,通过对贺州龟石水库、合面狮水库进行联合调度,将贺州市城区超20年一遇洪峰削减到2年一遇。2020年西江1号洪水期间,提前7天预测西江梧州水文站将出现超警洪水,提前35小时作出洪峰预报,为科学调度及防汛抢险提供了水文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