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40年持续发力,看“红色沙漠”如何变“江南绿洲”
来源:中国水利
归档时间:2020-12-1140年前,这里红土裸露、沟壑纵横、生态失衡、气候恶劣,被国内外专家称为“红色沙漠”。
今天,这里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3%,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6.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连续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
江西省赣州市几代水保人不断接力,持续 40 年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总结治理经验,打造适合当地实际的“赣州模式”,水土治理成为赣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打响“绿色战争” 开启历史新篇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属于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战争创伤等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赣州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1186.67平方公里,占全市山地面积的37%,森林覆盖率仅40%。1980年,兴国县水土流失面积1899.07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59%,占山地面积的84%,山地植被覆盖度只有28.8%。 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时赣南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80年兴国县全县年人均收入仅121.1元,贫困人口27.3万人,占总人数的52%。宁都县因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灾”,1984年的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762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令人触目惊心的水土流失状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赣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的持续关注,激励着赣州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前进中破局。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赣州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各级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开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新局面。 1983年兴国县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域之一,打响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全民“绿色战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04年起,全市18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区,赣州市不少领导因热心水保生态建设事业和对水保工作内行,被广大群众称为“水保书记”“水保县长”“水保乡(镇)长”,个个能念“水保经”。2014年赣州市被列为全国首个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为该市的水土保持事业注入了强劲活力。 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范围,水土保持工作年年有计划、有部署、有考核、有奖惩。全省首部水土保持地方性法规《赣州市水土保持条例》2020年8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赣州市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各重点领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控,水土保持联防联控得到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实施综合治理 彰显水利智慧 赣县区是一个崩岗侵蚀大县,全区有崩岗4138个(处),崩岗面积18.1平方公里,占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1%。崩岗侵蚀造成地形破碎,土层丧失,养分流失,被人称为“生态溃疡”、“地质疮疤”。 赣县区对于处于崩塌活动期、地形破碎,且交通便利、靠近村庄的崩塌群,结合区域实际,以整理梯地种植经济果林为主,恢复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赣县区将崩岗治理作为推进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成功实施了2017年度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金钩形项目区崩岗治理工程,通过开展崩岗综合治理,赣县区700处崩岗侵蚀得到有效治理,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植被得到快速恢复和改良。 赣县区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做法只是赣州市对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赣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以生态问题治理和生态功能恢复为导向,改变以往“管山不治水、治水不管山、种树不种草”的单一治理模式,努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在山地开发中,采取“山顶戴帽(水保林) 、山腰种果(经果林) 、山脚建池(塘坝)、水面养鸭鹅、水中养鱼”立体开发,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顶林—腰果—底谷(养殖)”立体治理模式。 结合坡地开发的坡改梯工程,构筑坎下沟、前地埂,并在地埂、梯壁上都种植了混合草籽进行护壁处理,实行果草间作,以达到保护水土效果,形成“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台地”农林开发模式。 水平竹节“沟+乔+灌+草”生态治理、坡面雨水集蓄利用、“猪—沼—果”循环经济生态治理、“封禁+补种+管护”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区植物优化组合治理、矿山植被恢复治理…… 这些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水保举措处处体现出奇思妙想,实施后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兴国县塘背小流域来溪村综合治理前(拍摄于1985年) 兴国县塘背小流域来溪村综合治理后 针对崩岗侵蚀严重的局面,赣州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有效的治理模式,如崩岗侵蚀区生态修复模式、崩岗侵蚀区经济果园开发模式、崩岗侵蚀区经济开发型建设模式。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寻乌稀土开发生产为国家建设和创汇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寻乌县正视历史生态问题,下决心还清“历史欠账”,根治“生态伤疤”,先后实施了以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和涵水3个片区为核心的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约9.55亿元,对废弃稀土矿山进行了全面治理修复。统筹推进矿山整治、土地整理、植被恢复和水域保护,探索总结了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同治的“三同治”模式,打造了废弃稀土矿山治理示范样板。 寻乌县文峰乡柯树塘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前 寻乌县文峰乡柯树塘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后 上犹县园村、竹山等小流域通过水土保持以奖代补等手段,采取营造水土保持、封禁补植等措施,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防止泥砂下泻;反之,泥土的保持又促进了山林的繁茂。目前,园村小流域内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3.6%,流域内九曲河水系水质常年达到二类以上。兴国县、宁都县等地也秉持“治山保水”思路,精准把脉水土流失问题根源,持续推进小流域治理,在赣州这片土地上绘出一处处或深或浅的绿色。 上犹县园村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发展绿色经济 助力脱贫攻坚 40年来,赣州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危害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全市累计治理小流域760条,治理区内林草覆盖率均在85%以上,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0年的11186.67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7142.29平方公里,净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044.38平方公里,土壤侵蚀程度由强度向中轻度转变。根据市水文局长年监测结果,赣州市江河的河床逐年下降,一级、二级支流河床平均下降62~96厘米,水库、山塘蓄水量增加2.8亿立方米,抵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群众的生产条件、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生态安全有了保障,实现了穷山恶水到清山绿水的根本性转变。 赣县区通过将崩岗整治成标准水平梯田种植经果林,其中种植脐橙、杨梅发挥效益后,每年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3600万元,实现项目区人均增收310元,可助推1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赣州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治理兼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脐橙、油茶、毛竹、林下经济等生态富民惠民产业,逐渐形成“人养山、山养人”“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推进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 在长期的实践中,赣州市探索出“治理一条小流域,建设一个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大户,培育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五个一工程”做法,大力发展小流域生态经济。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全市累计兴建以发展脐橙、油茶为主的种植基地2240个,种植经果林5.533万平方公顷。在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小流域内新建各种以种植为主的基地655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全市约6.5万农民、困难职工通过创办种植基地,解决了劳动就业,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加快了实现小康步伐,使赣南老区实现历史性整体脱贫。经过综合治理,一条条昔日“山上无鸟叫,河里无鱼虾”的小流域,如今变成了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和谐发展的“生态之源”“致富之源”。 生态示范工程的不断涌现,使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赣州市结合崩岗治理、废弃矿山治理及其他“四荒”资源治理,大力创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带动生态和经济效益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56个,其中45个成为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年产值平均在300万元以上;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或示范工程,分别为宁都、兴国、龙南、石城、上犹5县(市)。 赣县金钩形崩岗治理示范园观景平台 近年来,赣州市在“治山保水”“产业护水”“生态净水”“监管护水”“宣传爱水”等方面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独特精彩的“水保经”恰是一曲雄浑的交响,它奏出了一系列强音——推进系统治理的前提是牢牢把握水的核心地位,推动治水工作的关键是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坚实基础的是稳定机构队伍,实施系统治理的重要途径是坚持共建共建共治共享,而推动系统治理行稳致远的源泉动力则是不断的改革创新。 “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红土裸露的萧条景象蜕变成绿水青山的秀美画卷,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区地瘦人贫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随着赣州市水土流失治理的进一步提速,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如今在赣州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珍爱水土蔚然成风。昔日“红色沙漠”已蝶变成今朝“江南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