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黑龙江:控灌小技术支撑农业节水大战略

来源:中国水利报社网站

归档时间:2020-10-26

富锦水稻控制灌溉示范区

防疫期间农业技术员在田间地头接受培训

富锦水稻控制灌溉示范区

初秋时节,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稻浪滚滚,金黄色的稻穗收割在即,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在广袤的三江平原,三支由农田水利专家、科研人员等组成的推广团队,或站在地头或深入田间向农业技术员和水稻种植户们传授着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这是一项什么技术?专家们站在田间地头讲,稻农们兴致勃勃听。

带着诸多疑问,笔者走进了迷人的三江平原。

一控多赢的惠农技术

“水稻控制灌溉又称水稻调亏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灌溉水层,以根层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表相确立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一种灌溉新技术。”黑龙江省灌溉排水与节约用水技术中心孟德宝道出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原理。

“前水不见后水,见到裂缝再灌水。”这是老百姓眼中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孙雪梅介绍说,水稻控制灌溉操作上基本按照“浅、湿、干”循环交替的方式进行,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了以观察稻田土壤裂缝指标来判定土壤水分的实用型方法,经过培训讲解,稻农都能掌握。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简单易学,但让农民们颠覆“水稻水稻,全凭水泡”的传统认知,实实在在地按照控灌的要求去浅、去湿、去干却需要铁的事实反复认证。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浓江农场场长隋玉滨说,2010年刚开始实验示范控灌技术时,只有4个农户和科技园区的1100亩地。当年暴发稻瘟病,1100亩地的病害明显轻于传统灌溉模式下的地块,这引起了生产部门的重视。2012年,浓江农场实施控灌的水田面积达到了2万亩。如今,农场控灌技术推广面积已经达到55万亩,今年更是经受住“美莎克”等三场台风的考验,水稻没有出现大面积倒伏,照常进行机械收割。

浓江农场的杨茂龙种了564亩水田,说起控灌抗倒伏十分感慨:“没有倒伏水稻每亩能收1300斤,出现倒伏连1200斤都拿不回来,每亩损失100斤加起来多少钱啊!”

在农垦建三江分公司浓江农场第七管理区,黑龙江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研究推广专家郭彥文指着绿油油的稻田对笔者说:“这就是利用控制灌溉方法种植的水稻,试着拔一下看能拔起来不?”笔者双手使劲却没能将水稻连根拔起。此时的稻田里基本没有水层,稻叶如剑片片向上,稻杆粗壮挺实韧性十足。老郭说由于灌水少,水稻根毛发达,根系下扎,抗倒伏能力十分强大。

然而想要大面积推广控制灌溉,仅抗倒伏这一个优势是不够的。

虎林市东诚镇东风村农民刘志顺家有120亩井灌稻,因为水温低,米质相对较差。2017年,在水利灌溉试验站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他选了一块地尝试使用控灌技术,当年就看出了差距。

用控灌技术种出的水稻米粒重,并且用水少,以前要灌7次水,现在只灌3次水,每亩地仅柴油钱就能省20多元,再加上抗倒伏、抗稻瘟病和增产等因素,每亩水稻要比以前多收入100元。

看着刘志顺家地里的水稻产量高、米质好、用水少,现在只要刘志顺给地里灌水,乡亲们就跟着灌水,只要刘志顺放水他们也跟着放水,虽然没有上门讨教却也不自觉地和他一起“控”起水来。

在虎林市伟光乡幸福村有一群“刘志顺”。“我们村3万亩水田都用上了节水控灌技术。”农民姜宝山对控灌技术赞不绝口,“采用控制灌溉技术,稻田不用经常给水,减少了趴秧,减少了病害,产量高,出米率也高。”

专家们算了一笔账:应用控灌技术,亩均节水30%以上,一亩地净用水量节省100立方米以上,水稻平均可增产5%~10%,整精米率提高1.26%~2.16%;井灌区每亩减少油费20元以上,提水灌区每亩减少电费10元以上,增增减减中亩均增收百元以上。

节水、增产、抗倒伏、抗病虫害……如今,在稻花飘香的三江平原,越来越多的农民们开始接受起这项一控多赢的惠农技术。

可担重任的非工程技术

黑龙江省是水稻种植大省,灌溉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总量的98%,占社会总用水量的86%,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用水大户。

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512万亩。有专家预测,当灌溉面积达到6000万亩时,全省社会用水量将在350亿立方米以上,巨大的农业用水需求将使全省水资源面临十分紧张的局面。

多打粮又要少用水,矛盾如何化解?黑龙江省水利厅通过控灌这一非工程措施先行破题。

2004年,黑龙江省水利厅决定引进河海大学彭世彰教授团队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研究成果,探讨在高寒地区应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可行性。覆盖全省不同地区的22个试验站同步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到2009年,基本完成了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研究、灌溉制度研究、抗逆性研究、节水增产提质效果研究和寒地冷害防范措施研究。

6年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寒地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达到小幅增产大幅节水的效果。

“采取控制灌溉技术,田间渗漏量大为减少,除遇大雨田间需排水外,几乎不排水。与常规灌溉相比,井灌区平均灌溉定额由420立方米每亩减少到250~300立方米每亩,节水30%~40%;地表水灌区平均灌溉定额由800立方米每亩减少到600立方米每亩以下,节水25%以上。特别是在水稻春季渴水期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抗春旱、保春种意义重大。”孟德宝介绍道。

2010年,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由水利部门行为上升到黑龙江省级重点推广的农业节水举措,《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黑龙江省亿亩生态农田建设规划》等文件中均把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列为黑龙江省重点推广技术。

2018年,黑龙江省政府第四十五次、四十九次专题会议及省委书记第二十次专题会议将“节水控灌”确定为全面推进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压采和农业节水的“三水共治”(工程换水、控灌节水、休耕停水)重要措施之一。到2020年,三江平原地区通过实施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实现节水8.2亿立方米的目标。“控灌”小技术肩负起了新使命。

今年是三江平原地下水压采工作的收尾之年,按照今年黑龙江省总河湖长3号令要求,三江平原需新增推广水田节水控制灌溉面积360万亩。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减少聚集,黑龙江省水利厅将培训推广地点设在了田间地头。从8月4日开始,20多位水利专家和科研人员兵分三路深入三江平原地区20个县(市、区)、农垦分公司,培训农业技术员、农业种植户4000多人,培训场次达到84场。培训后,各地纷纷建立起控灌培训微信群,定时发放学习资料、交流应用心得,为今后培训常态化、持续化创造条件。

如今,控制灌溉这项小技术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实施农业节水大战略的重要环节。

全面推广的优势技术

8月9日,虎林市伟光乡幸福村的稻农们听说上午要有控灌讲座,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到授课点儿,一边领取资料一边向专家们咨询水、肥、药等问题。

虎林市地处兴凯湖平原,是三江平原的一部分,近年来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市水务局副局长黄建国说:“虎林是全国绿色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县,2019年全市水田种植面积136.4万亩,绝大部分以地下水为水源,井灌水稻面积达到10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2%。目前全市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32万亩,示范面积2万亩。井灌水稻灌溉用水量由每亩430立方米下降到310立方米,平均亩节水约100立方米,年节水量0.38亿立方米,基本形成了以户带村、以村促乡、以乡推市、全面铺开的良好态势。”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农垦建三江分公司拥有耕地1141万亩,其中水田995.9万亩。自2011年开始推广使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到2018年整个建三江地区推广面积达到434万亩。为完成三江平原地下水压采任务,建三江分公司在省里下达控灌推广面积434万亩的基础上,自行新增266万亩,实施总面积达到700万亩。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工程部部长赵青说:“近年来我们把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作为考核农场领导的业绩指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已推广节水控制灌溉面积700万亩,每年可节省地下水约4亿立方米。”

伴随着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优势的不断凸显,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得到日益广泛重视,形成了西部松嫩平原以庆安县为核心,东部三江平原以农垦建三江管局井灌区为核心的控制灌溉推广格局。目前,黑龙江省共有水田面积5700万亩,如果70%的面积推广控制灌溉技术,每年能节水4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节出40座大型水库的水。

从劝说农民一块田一亩地地尝试,到整个村整个农场主动应用节水控灌技术;从大学教授站在树下小黑板讲技术,到大会议厅里的控灌技术讲座场场爆满,控灌技术推广的十年间,省水利厅、东北农业大学、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农垦系统科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的专家、科研人员、技术员的足迹遍布全省60个县(市)、44个农场。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累计开展了1765场技术培训,培训师资队伍3242人次、农户252586人次,建设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示范区147个,发放技术推广教材、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模式图、农民节水技术问答、技术联系卡片、操作光盘等学习材料303170份。

截至2020年,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亩,其中三江平原地区达到了1960万亩,对于完成三江平原地下水压采工作任务、加快黑龙江省农业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