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甘肃:干旱的河西走廊用黄河水浇出菜青粮茂

来源:科技日报

归档时间:2020-08-19

长江、黄河等几条大河,都发源于我国西部,大西北一直是干旱的地方,守着黄河却用不上黄河水,山上缺乏植被,地里庄稼难生长。这一困局目前正在甘肃省的一些地方得到破解。

8月15日,我们在武威市古浪县看到,他们从100多公里外的黄河引水,建蓄水池,再采用以色列的节水灌溉技术,今年第一次在万古荒原上种出的14万亩玉米即将迎来收获期,一个连一个的蔬菜大棚一年能种出四茬蔬菜和瓜果,八步沙林场也因为黄河水的灌溉显示生机。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要求让异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并对八步沙六老汉的新时代愚公精神给予高度肯定。

古浪县黄花滩镇移民区——一个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移民区,虽然恶劣的自然环境远远不如地名这么美好,但这里的富民新村却是一个典型的易地搬迁脱贫致富村。过去,这里的村民大都生活在甘肃南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高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2018年来自8个乡镇的1300多户4500多人从山区搬到这里安置下来。

由于黄花滩镇地处沙漠边缘,干旱少雨是这里的基本气候特征。

缺水是这里的常态,移民要安居,灌区要发展,水从哪里来?

就靠黄河水。

为有效解决移民区缺水难题,提高移民区供水保障能力,缓解黄花滩灌区季节性用水不足的问题,古浪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争取水权的同时,结合当地景电二期工程的供水特点,从2013年开始在这里修建调蓄水池项目,通过直径两米的全封闭式输水管道将黄河水引到黄花滩镇,存起来,用于当地灌溉。

黄河水跨越百公里来到这里,老百姓用水难、灌溉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村里大力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大多数易地搬迁群众已经实现脱贫,用上了幸福水、过上了好日子。行走在沙漠边缘,虽已是初秋时节,连片玉米大田、联排日光温室,依旧是满眼生机,黛瓦白墙间,新房整齐而整洁。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颠簸,我们来到这里目前最大的1号调蓄水池。黄花滩引黄灌区水利管理处的李廷茂告诉我们,今年当地旱情重于往年,但因为去年建成的1号蓄水池三次累计蓄水260万立方米黄河水,为去冬今夏灌溉高峰期持续供水约23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当地旱情。

截至目前,整个灌区已经建成46座2-1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和1座22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总容积达到560万立方米。正在修建4座大型调蓄水池,总容积将达到940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当地6.24万移民和12.4万亩农田和基本生态的灌溉用水。

分布在黄河滩镇周边的数十个蓄水池、直径两米的输水管道、以及沙漠里连片玉米和6300余座温室大棚里的吊瓜、蔬菜都让人看到了生活蓬勃的希望。只要有信心,黄沙变成金。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留下“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的殷殷嘱托。

离开黄花滩镇移民区返回兰州的路上,路过,“六老汉治沙”的八步沙林场。登上附近一个制高点远眺,与印象中的“林场”印象完全不同,这里并没有参天大树,甚至连高一些的灌木都没有,更多的是漫地黄沙中依稀显现的片片绿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更多的是梭梭、红柳、花棒等适宜沙漠生长的耐旱灌木。

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距离古浪现场有30多千米。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着附近的农田村庄。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6位老汉在承包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近40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斗,采用“草方格压沙”的方式,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三代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0多万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壮举。

去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与林场职工一起挥锹治沙,勉励大家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