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四大水利补短板工程助力咸宁防大汛
来源:湖北省水利厅
归档时间:2020-07-16完工首年 便迎大考
四大水利补短板工程助力咸宁防大汛
(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2016年大汛后,省政府推进水利补短板四大重点工程,咸宁市争取到四大工程总投资11.09亿元。四大工程刚一完工,便迎大汛。今年入汛以来咸宁已遭遇七轮强降雨,面临内涝外洪局面,这批工程发挥功效如何?记者日前进行实地探访。
泵站抢排,为嘉鱼防汛减压
咸宁市嘉鱼县四邑公堤,绿草环抱之中,余码头泵站和余码头二站比邻而立,两个泵站共11台机组以128m³/S的流量满负荷运行,西凉湖水通过导渠哗哗地流向长江。
(图:正在起排的余码头二站)
“余码头两个泵站,排涝能力比以往增加一倍,7月7日以来,11台机组全部开机抢排,降低西凉湖水位。”余码头泵站站长陈火平介绍。总投资1.32亿元的余码头二站,使西凉湖区域的外排能力由过去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同样发挥作用的还有簰洲湾镇更新改造的后垸泵站。
7月5日7时至7月6日7时,簰洲湾镇24小时降雨达302.1mm,超历史记录。“后垸泵站更新改造后,镇内积水比以往排的快多了。”簰洲湾镇党委书记涂秋意介绍。
就在2010年7月11日,簰洲湾日雨量167.5毫米,整个簰洲湾一片汪洋,连后垸泵站泵房都受淹。得益于后垸泵站及时更新改造,目前13台机组正全力排涝,日排水135万立方,争分夺秒减轻农田受淹损失。
“这次一天降雨302毫米,如果没有后垸泵站,在以往简直不可想象。”涂秋意坦言。
堤防加固,河湖防洪能力大提升
由于近期连续强降雨,7月7日8时,斧头湖三洲水位23.2米,超警戒0.4米。7月9日3时15分,斧头湖水位达到23.94米,平保证水位,当日晚10时达24.01米。截止7月14日8时,斧头湖水位24.16米。
“这已经超过2016年斧头湖的最高水位23.98米,经多日高水位浸泡,湖堤加固后的斧头湖汛情平稳,没有出现大的险情。”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中英介绍。
亲历2016年、2020年两次湖泊防守工作的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肖唐国介绍,“当时堤身单薄,建设标准低,湖堤到处出现渗漏、脱坡、散浸等险情。大风一吹,就害怕有险情发生。”而如今,巡堤查险、抢险救援工作艰苦程度大大降低,风雨袭来,斧头湖安然无虞。
肖唐国介绍,通过三年补短板工程,对斧头湖东湖围堤、向阳湖围堤和西凉湖西湖围堤进行了加高培厚,宽度由原来的3-4米加宽到5米,防洪标准由5-10年一遇提升为20年一遇,极大提高了防洪能力,保护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图: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工程)
通过三年补短板,该市对重要入江支流陆水、富水干流重点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大大提高了河流防洪能力。“7月7日晚,陆水水库泄洪流量每秒达2500m³/s,陆水下游安然无恙”,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中英举例介绍。
水库除险加固,不再忧心“头顶一盆水”
通山县大畈镇长滩村石壁地水库,高山环抱中,一汪碧水绿如翡翠。加固后的大坝坝顶焕然一新,水雨情监测设备竖立在溢洪道边。“加固后的水库发挥了大作用,去年大旱我们有水吃,今年大汛又蓄了洪,山下250多村民旱涝都不怕了。”女支书郭和清深有感触。
(图:除险加固后的通山石壁地水库)
咸宁小型水库532座,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以来,在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低,大多水库出现大坝渗漏、输水设施损坏等安全隐患。“以前都是土坝,就像头上有盆水,一到雨天晚上都不敢睡。”
“这一批小水库整险加固,极大提升了防洪保安和灌溉供水能力。”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方勇生介绍。
118座小水库纳入水利补短板工程,总投资1.18亿元,全部于2019年底完工。今年入梅以来,咸宁市先后遭遇七轮强降雨,累计雨量达844毫米,比往年偏多1.8倍。
“截至7月9日有247座溢洪小水库,但目前小水库总体运行正常,没有发生较大险情。”刘中英介绍,目前小水库蓄水量达2.28亿立方米,比历史同期增加了31%,为后期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储备了充足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