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宁夏:固海扬水 精细灌溉丰收在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归档时间:2020-07-03

今年玉米丰收有望了(记者 孟砚岷 摄)

测控一体化改造实现智能灌溉(记者 孟砚岷 摄)

“这可是2012年以来最旱的年份哩!”自从玉米播种后,63岁的杨雄隔三差五都要到地里看看。没有有效降雨,旱情的加重,同心县丁塘镇杨家塘村杨雄和乡亲的心开始慌了。

6月28开始第二头水灌溉后,长势良好的玉米张开肥壮的叶片,进入“大喇叭”关键生长期。看着绿油油的田地,杨雄和乡亲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保证了籽粒生产,今年的产量才算有了保障。

同心县是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固海扬水工程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亘古荒原上树起了扶贫解困的历史丰碑,被山区群众形象地称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扬水上山,造福人民,丁塘镇在全国曾创下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然而,4月30日以来灌区持续高温、无有效降雨,供水压力很大!灌溉面积增加了83万亩,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玉米种植面积达85%,导致灌溉用水高度集中、轮灌周期延长。用水刚性增长,供水领域延伸,加之灌区灌溉形势紧张、供需水矛盾突出。

灌区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水情形势,各级水管单位深入灌区宣传,积极引导灌区群众着眼大局、心系灌区,不断提高节水意识,加入护水行列,自觉维护灌溉秩序,服从调度管理,为灌区适时灌溉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管理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按指标管理、同进度灌溉”原则,严把指标控制红线,坚决不超指标;下达灌季水量指标,编制灌季、时段等引配水计划,深入灌区做好各时段用水调查,合理编制水量调度预案;核实干渠、斗口灌溉进度,保证干渠、灌域同进度灌溉,做到均衡灌溉、均衡受益。

科学调度,优化系统水资源配置。启动应急水量调度预案,加快水资源智能调度,利用错峰灌溉,充分发挥已建成的马塘水库等抗旱应急水库作用,实行渠库联合调度,适时渠库互补。利用固海系统与固海扩灌系统已建设的扩三、扩六等联通工程,提高系统间水资源互补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联通工程的抗旱保灌作用。

在龙湾泵站灌域,记者看到,信息化改造的测控一体化闸门等设备,实现了扬水五干渠,支渠斗农口和小高抽农口闸门的远程控制和数据自动计量,打造了现代化灌区,成为抗旱保灌的“利器”。杨家塘村支书杨虎介绍,改造后实现精准计量,节水显著,减少了劳力。4600亩水浇地由一个人管理,在管理房操作电脑控制闸门起闭,结束了配水人员不分白天黑夜,顶风沙,冒酷暑的高强度工作。

现在宁夏固海扬水工程由1975年开工建设、1978年建成运行的同心扬水工程,1978年开工建设、1986年竣工的固海扬水工程和1999年开工建设、2003年建成通水的固海扩灌扬水工程三个系统组成。目前,工程运行泵站29座,总装机组201台(套),容量20.38千瓦时,干支渠道39条,总长464公里。工程设计流量41.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82万亩,现状灌溉面积170万亩。固海扬水工程不仅担负17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还担负沿线城乡供水、生态补水、30多万头家畜饮水和周边山区群众的抗旱自救的供水任务。

工程建设运行40多年来,扬水上山,惠泽民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截至2019年,累计上水111.5多亿立方米,灌区粮油总产140.2亿公斤、农林牧总产值44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30.5元提高到2019年的6147元,增长201.5倍,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地区稳定和谐、群众脱贫致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强大的水利支撑。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