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市:愚公传人治水 助推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水利报社网站
归档时间:2019-03-22本报记者 李乐乐 通讯员 王小平
今年春节,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铁山村人们不再为饮水发愁了。因为王屋山供水工程的实施,为地处深山区的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以前我们都是上西坡、铁山河里担水,水少的时候要到5里外去拉水,没个壮劳力可不中。现在工程通水了,我们都吃上了自来水!”谈起现在的变化,铁山村村民黄来梅很高兴。
始建于1975年的王屋山水库灌区工程,通过改建与实施供水复线工程,浸润了曾经贫瘠的农田,也暖了百姓的心田。
渠道严重老化灌区供水不足
从济源市出发,前往西北部的王屋山区,大约50公里才能到王屋山供水站,再行大约20公里蜿蜒山路,一座拱形高坝巍然屹立在眼前,这便是王屋山供水工程的水源地———王屋山水库。旁边山中杳无人烟,只有时而可见的深山采药人让山里有了些许生气。记者不久前走进王屋山深处的王屋山水库。
孤零零矗立的管理房是行车的终点,只有步行1公里上山,方能到达坝顶。“因为没有污染,水库达到了Ⅰ类水质。”王屋山水库灌区管理所所长王平告诉记者。
1975年,王屋山水库建设完成,因为生产力发展和深山运输能力受限,当地人民先修干渠,然后通过干渠运输物资,才修成了这座生命之源的水库。
经过40多年的运行,灌区渠道严重老化,高架薄壳渡槽接近报废年限,渗漏严重并有倒塌危险。原设计灌溉面积4.6万亩,到2000年前后,灌区灌溉面积已不足0.8万亩。
2002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用水原则,济源市水利局修建了王屋山供水工程,解决了王屋、下冶、大峪6万余人的饮水困难。当时,工程建设拆除了部分行将倒塌的渡槽,利用了部分即将报废的渠道铺设供水管网,自此以后灌区灌溉渠道未再通水。
群众为了灌溉,从饮水管道上直接引水,导致饮水工程供水不足,管道末端出现用饮水紧张,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建设复线工程破解缺水难题
自2014年起,为解决群众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当地又实施了王屋山水库供水复线工程。对灌区自上而下逐年进行改建,工程建设历时5年,全部工程今年年底将全面完工。
通过争取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资金,整合2016年、2017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以及中央资金统筹项目等,当地累计投资2.2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0.6亿元,其余1.6亿元由市水利局自筹解决。先后建成了王屋山水库灌区节水配套工程,以及大峪、王屋、下冶、王坑、承留等乡镇抗旱应急工程。
“以前都是靠天收,”王屋镇柏木洼村村主任赵小全说,“通水后,我们村里吃水浇地都有保障了。村里搞了白菜、橄榄制种、育苗基地,一亩地产值能有8000多元,大家日子都好起来了,尤其是俺村的贫困户!”
王屋山水库灌区改建完成后,劳动力得到解放,群众能够发展高效农业,增加收入。供水工程极大改善了22个贫困村共1679名贫困人口的饮水和农业灌溉条件,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山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王屋山水库灌区改建完成后,灌区由原来的渠道输水改为管道输水,效益非常明显。灌区灌溉面积由原有的不足0.8万亩增加到5.3万亩,惠及王屋、下冶、大峪等3个镇56个村。农村饮水工程供水保证率由不足60%恢复到原设计的97%,有效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惠及济源市西部山区6.6万人口。
科学管护工程实现良性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尤其是工程“最后一公里”,管理、受益者的责、权、利缺乏清晰界定,导致工程有人用、无人管,存在重建轻管、建管脱节问题。
根据国家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的要求,复线工程实行专管机构和村集体(或村用水户协会)共同管理。依托王屋山供水站,济源市水利局组建管理机构,负责总干管和各条主干管的维修和管理,各受益镇负责组建各受益村的管理机构(原则依托村集体或村用水户协会),对干管以下的各村村级管网进行维修和管护。
供水站管理的主管以上工程的计量水表和阀门全部实行远程控制,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对各主管出水口阀门的启闭和水表的计量。各村管理的水表均设计为插卡水表,实行先交费后用水,避免了用水欠费现象。
自2012年开始推行的济源市农民用水户协会工作,历时2年全部完成。王屋山水库灌区覆盖范围内的56个村均成立有用水户协会,村级用水户协会负责本村范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和管护,民主决议管护费用的筹集使用、工程维修养护等工作。
截至目前,田间工程均已落实了工程的管护范围、标准、内容、职责、待遇等事项,并与56个村级用水户协会签订管护协议,实现了从“无人管护”到“人人共享”。
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域,2017年11月,济源市水利局向王屋山供水站颁发了“济源市农业灌溉用水水权证”,核定农业初始水权。供水站以各农民用水户协会所辖耕地的亩数为基数,以每亩定额水量为指标确定各村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下一年度的水权将根据前三年度的用水量进行调整。
截至目前,济源市已完成了56个村农业初始水权的确认工作,同时核定了农业用水水价,合理合法用水收费,并出台了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度,为当地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迈出坚实一步。
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王屋深处的济源,古有愚公叩石垦壤,荷担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向高山水利化进军,建成了以王屋山水库灌区为代表的引水工程,解决了西部山区10万人的饮水问题。通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山区集中供水工程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保障,也为他们走出深山,扫除贫困铺平了道路。